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页 (第1/2页)
“里面应该是设备室,穿过发电室就是船员舱……”凌溯接过构造图看了两遍,点头道,“那里应该会舒服点。” 凌溯收好图纸,耐心地等着庄迭喝完了杯盖里的水,才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示意庄迭起身活动一下手脚。 他自己也灌了两口热水,单手撑了下地面利落起身。 没能一保温壶趁机砸翻凌溯,宋淮民有些遗憾:“你们两个到底怎么回事?抱完总能告诉我了吧?” 庄迭把杯盖还给副队长,正要道谢,闻言严肃摇头:“不行。” 宋淮民:“……” 凌溯从旁边冒出来,诚恳地帮忙解释:“真的不行,老宋,你的认知水平现在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他被踹得趔趄了两步,扶着舱壁站稳,正色补充,“没开玩笑,是真的。” 庄迭之所以会忽然身陷险境,就是因为他意识到了一件事。 一直以来包裹着他们的并不是雾气。 生长在潮间带的藤壶是和潜望镜同时被发现的,潜望镜上没有锈迹,防锈层也还完好,意味着那里曾经是海面的界限。 他们原以为是退潮让出了这条路,可接下来,却有越来越多的细节让这个认知显得违和。 礁岩越来越脆弱,可他们脚下的路却反而变得平整。爆炸引发的晃动程度远超想象,甚至让人怀疑这根本不是一座生长在海床上的岛屿。 那些机械的金属锈蚀程度更是完全违背常理——潜艇长期在水下运转,裸露在外的部分一定会进行防锈处理,锈蚀程度在同样的环境中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 可越往前走,零件的锈蚀程度就越严重。那条锚链还能在巨力拉扯下勉强晃动,随后发现的舱门却已经彻底锈成了一块铁板。 如果不是在开局前,庄迭恰好抽到了“什么都能拆的螺丝刀”这种因果律级别的道具,要想破开那扇门,至少也需要制造一起与刚才丛林中那场同级别的爆炸。 …… 刚察觉到这些异样时,庄迭其实也尝试过用其他的原因来说服自己。 比如这艘潜艇曾经被人移动过多次,所以才会让锈蚀程度这样反常。 比如这里的岩石质地特殊,虽然会被风化得一触即碎,沉积入水下后却又会变得坚硬稳定。 比如“再向前走就会走进海水里”只是某种视觉错觉,这座“岛”的水位一直在以他们无法察觉的幅度,长期缓慢地持续变化…… “首因效应。” 凌溯似乎知道庄迭在想什么,他伸手扶住矮小的舱门,以免庄迭撞到头:“留神。” 庄迭已经暖和过来不少,灵活地猫腰钻进去:“每个人都会吗?” “每个人都会,我们总是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