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6页 (第1/2页)
庄迭一点点用指尖去触碰它们,仔细分辨了温度和触感的差异,准确地把他混进去那一颗子弹挑出来,放进了胸前的口袋。 在那之后,他就一直舒舒服服地待在小卷毛的口袋里。 那是种几乎能浸透意识的暖意和安定。他几乎能听见庄迭的心跳声,像是温暖的清晨,融化在风里的透明的阳光。 就像三年前,他作为“零号”被送来抢救的那短暂几分钟,始终覆落在发顶的暖意和牢牢攥着他的手……在那个时候,他甚至还不认识庄迭。 那部分记忆被尽力藏了起来,没有被初代茧扫描到。 这是支撑零号熬过那些实验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他遇到了三年后的自己。 他发现只要再醒过来一次、再稍微坚持一下,在三年后,他会遇到一个绝对无法拒绝的活下去的理由。 他会和这个理由一起冒险,一起疗伤。他可以在一秒内让脑子里充满有关对方的事。他甚至已经开始计划五十年以后甚至更久的退休生活,到了那个时候,他想什么都不做,抱着对方在床上懒洋洋地躺上一整天。 …… 凌溯让自己在这段记忆里多沉浸了几分钟。 这是种非常不错的自律方式——比起一味埋头苦干,亦或是焦虑地拖延和摸鱼、在死线前绝望地疯狂加班加点,选择在完成每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之后,适当给自己一点奖励,可以相当程度提高行动的意愿和效率。 如果凌溯一口气回溯掉所有刚解封的记忆,肯定会因为身心俱疲,要抱着小卷毛睡上一个星期才能缓过来……还不能排除因为实在太累,中间就半途而废的可能性。 倒也不是他自虐成瘾,一定非要把所有找回来的记忆都体验完。 这原本就是最早期的训练流程,对于当初的那一批没有“茧”辅助的拓荒者来说,凡是没被整理归档的梦域,就不会随着时间而淡化消失。 换句话说,也就是只要不整理一遍这些梦域,就会陷入没完没了的闪回、不自主涌现和再体验。 这种机制原本是为了让拓荒者能尽可能多地带回荒原上的梦域而设计的,只不过由于后期出现PTSD(创伤性应激障碍)的人数越来越多,在新一批任务者的训练内容中已经删除了这一部分,转而修正成了自动录像上传功能。 当然,这两者也同样有利有弊。 旧代号为D2和Z1的任务者,就都曾经上交过建议或言辞激烈、或态度恳切的申请书,希望能适当限制或取消自动录像上传功能,只不过都没有得到批准……这就是题外话了。 不论怎么说,协助任务者处理意识内可能带来创伤性的信息,已经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