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勉强科举日常 第112节 (第3/3页)
易才留在翰林院里当官。其人中正平和,谦和有礼,从来不搞拉帮结派那种事,官当得很稳当。 他家的子女教养得也都很好,小娘子都端庄秀丽,小郎君也都端方俊秀,个个都是知书达礼的好孩子。 宜文跟着冯婉一起去丁家相看过这位姑娘,自然没什么不满意的,只是到底还是觉得差了点什么。 方宜文私下里又问过儿子一遍,真不后悔不娶三品大员家的姑娘。方明就把舅舅和他的顾虑都和他娘解释透了。 宜文听了解释,才算是把心里的这一点痴想给灭了,开始专心替儿子张罗婚事。 两家人尽量把三书六礼的流程加快,这样就能在方明离京赴任前完婚了。 在方明成亲的前两天,方瑜特意把侄儿叫了过去,进行了一番有着现代科学思想的夫妻启蒙教育。 方明面红心不跳地恭敬听完,毕竟他都经过人事了,也没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东西。 方瑜并不知晓他大侄儿有过通房丫鬟的事情。故去的老太太早就和宜文、曾孙说好了,这事要瞒着方瑜。 方瑜看过侄媳妇的庚贴,上面有丁萱如的生辰八字,方瑜心里一算,虽然说是十六岁,但这是虚岁,按周岁算其实也才刚满十五。 他就特地嘱咐方明,让他乐而有节,成亲后也不必急着要孩子。 方瑜小声地对侄子说:“你这快过门的妻子年纪尚小,骨骼还没发育好,晚两年生育才好。” 方明见到舅舅少有的窘迫,就忍着笑,善解人意地说:“马郎中和我们讲过这些,我晓得其中道理的,您就放心吧。” “那就好。”方瑜背过手,一本正经地点着头。 紧赶慢赶地,终于在十二月初办完了婚礼,就在方瑜家举行。 等办完这件大事,方家上下才算是松了一大口气,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放到家里其他的孩子身上。 宜佳和小瑾家的孩子们在京城过得都不错。 因为有母亲陪着,金桂姐弟三人并不想家,成日里都玩得十分高兴,就是跟着表兄弟姐妹一起学习有点累脑。 武成和建成只是偶尔想家,大体上还是更喜欢在京城的叔叔家生活。 可雅成却是个心思敏感的孩子,也不怪她,毕竟是失了母亲的孩子,家里父亲又是那个样子,现在又远离了故乡,寄居在亲戚家里,不由得她不多思多虑。 京城的两个堂姐妹都是好相处的性子,待她也极好。雅成心里是很愿意亲近堂姐妹的,只是她和安成、佑成之前也没见过,从小接受的教育也完全不同,很多时候雅成和这两位堂姐妹都玩不到一起去。 雅成想和优秀的堂姐妹一样,就下足了功夫,天天跟着安成和佑成一起行动…… 作者有话说: 第168章 娇小姐不善奔跑 叔叔家的孩子都要一大早起来锻炼身体, 这一点雅成真是有点受不了。 她从前在家就是当娇小姐养着,平时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实在是没有这个体力。 可她还要咬牙硬挺, 并不想成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异类。 更何况, 安成和佑成两位堂姐也从不叫苦, 不但天天坚持晨跑,还会挥鞭习武,一招一式都十分凌厉。 雅成跑不动,更不会练武,每天早起锻练时她就只能在院子里快走。就连之前也没练过武的金桂表姐也能跟着大家一起跑步, 这样就更衬得她不合群了。 雅成是个知道上进的孩子,天天强迫自己多跑几步,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 她终于能够跟着大家一起晨跑了。 只是到底也是有些勉强,雅成天天忍着肌rou酸痛来锻练自己,一日也不歇, 对她自己也忒狠了一些。 宜佳见雅成这般,便劝了她几回。雅成笑着对姑姑说不辛苦, 她很喜欢和大家一起玩。 冯婉也看出雅成这孩子最近越发地瘦了, 十分担心,和宜佳说了这事, 方才知道雅成这孩子从前是个文静的,现在骤然在外面跑身体肯定会吃不消。 冯婉很心疼这个失了母亲看护的小姑娘, 就特意叫雅成过来陪她一起刺绣聊天, 还经常在大家都在的时候夸雅成的女红好, 性格文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