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4页 (第2/2页)
这些受伤的百姓通常会先送去城隍庙,伤口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若是伤势不重,便送回家去,若是伤势重,便送到专门的医馆治疗。 容舒这会正领着人将新到的一批伤药往城隍庙运去,快到城门时,迎面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这是路拾义带着衙役们在巡逻,防止有海寇悄悄上岸,跑到城内作乱。 四方岛的海寇这次带来的武器格外精良,几乎是人手一把火铳,隔得老远都能要人命。 似路拾义这些衙差捕头,好歹还带着佩刀,勉强有一博之力。 但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手无寸鸡之力的普通百姓,平日里能拿来傍身的大抵就一把菜刀。若真有海寇杀进来内城,凡身rou体哪儿抵挡得住那些火铳? 是以沿着城墙巡逻是一刻都不能少。 前世因着布防不及时,数千名海寇上了岸,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不知多少百姓丧了命。 之后顾长晋带着两千兵丁,与无数扬州老百姓一起联手杀敌,方将那群海寇赶出内城。 是以中元节那夜,容舒早早便同七信他们说了,城门这处的盯防一刻都松懈不得。 路拾义也因此忙得很。 他为人惯来讲义气,不管是衙门里的衙差,还是辞英巷里的武夫,甚至是旮旯地里的地痞混混都愿意听他一句。 眼下这些人正是巡城的主力军。 容舒已经两三日不曾见过路拾义了,听见那阵熟悉的铜锣声,忙提裙走了过去,喊了声:拾义叔。 路拾义这段时间忙得连胡子都没得时间刮,满脸胡茬的,瞧见容舒来,忙将铜锣递给一边的衙差,道:你带弟兄们去喝口茶润润嗓子。 那衙差忙吆喝一声,领着一队巡城的人走了。 容舒身后停着两辆装满伤药的木轮车,小姑娘掀开其中一辆木车盖着的草垛,取出个牛皮水囊,笑吟吟道:仙草堂用余杭的菊花熬出来的消暑汤,拾义叔快喝。 路拾义也不同她客气,接过那水囊大抿了几口。 喝完消暑汤,他往容舒身后看了眼,道:今儿张mama没有随你来? 容舒摇头,道:我让张mama跟着江管家这些老仆回去沈家的祖屋了。 中元节那夜,容舒特地将张mama留在画舫,本是想着让郭姨还有拾义叔好生问问话的。 那夜张mama醉倒是醉了,只路拾义还未来得及问话,便被匆忙跑回来的容舒叫走。 那夜过后张mama也不知是醉酒后吹了风,还是怎地,人不大爽利,硬撑着陪容舒奔波了两日后,便病倒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