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零小辣媳:我家大佬有金矿 第127节  (第2/2页)
方吗?”    武广旭转回头看着周围的山,手指点了一下,“看到那边的山没有?那就是风水中所说的‘迎门山’,就是这边的水流过去的迎面山,又称‘不漏嘴’。    看到这条河流没有?被这座山挡住,然后再弯回来,从那边流走,这一段河流就是所谓的‘龙头回头’,这座山下的河流转弯处,也就是迎门山角下这一片就是金子的聚集地。”    说完又指了一下他们现在站的这块地,“‘金出阴坡’,就是东西走向的河流,在河南侧的岸边砂金矿较多,北侧则少,南北走向的河岸,砂金矿多分于西侧,东侧很少……我们这里是南北流向,所以我们选在西岸。从那边到迎门山下这一块,都算是金子的富集地,也就都是我们的地方。”    李永刚几个人在旁边像听天书一样听的一脸懵逼,瞬间觉得自己读书少了。    武广旭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学就慢慢来,手艺没有速成的!”    对于现在跟在身边的这几个人武广旭没有太多的避讳,他们想学就教。    有些东西不是他讲就能懂的。    你听到的只是理论,而你要去验证这个理论就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事。    懂点行的人这些都能说的头头是道,所以选地方其实不难,能出多少金子就凭本事和运气了。    李永刚又小声问,“那个何海滨当初你给他选的地方是咋样的?”    武广旭朝何海滨那边的采矿区看了一眼,“那里也是个好地方,就看他怎么采了。”    当初选地方的时候虽然给何海滨选的不是最好的地方,但也是金子富集的地方。    至于他撤走以后何海滨还能淘出来多少就要看他的运气和金把头的经验了。    “好了,大家开工吧!”    武广旭招招手,让大家开始动工。    现在正值夏季,土质松软的时候,不像冬天开工土有冻层不好挖,而且只需要直接平推,形成壕沟状,也不需要留顶棚。    先挖了一个两米见方的大坑,再一点点平推,用行话说就是“搬帮子”。    像这种日积月累下积成的金矿砂,金子基本都要在两米下的土层里藏着,时间越久,藏的越深。    武广阳把猪头拖回家交给柳月芽。    柳月芽将猪头收拾好炖上,开始细心地擦拭着冷面机。    这是李永刚之前给拿过来的,因为一直忙着盖房子搬新家,就没顾得上。    这个冷面机虽然是个二手的,但是看起来还很新。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手摇式冷面机,还是李永刚辗转托朋友从鸡市搞来的。    “嫂子,这是啥?”武广阳看着冷面机觉得很好奇。    “冷面机,中午给你做冷面吃!”    “好!”武广阳不知道啥是冷面,但是就觉得只要是嫂子做的那就一定好吃。    为了一会儿吃的心安理得,他赶紧帮着打下手……拉风匣……    他发现只要是嫂子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小猴就不会来帮忙,全家人小猴只和姐最亲近。    柳月芽用荞麦面、小麦面加上淀粉按比例放在和面盆里,又用开水把面烫的稍硬一些,再加点碱,活好后,放进冷面机里。    再用的之前煮rou的汤,加上清水、醋、糖等调料调成冷面汁,配上她腌制的辣白菜,遗憾的是没有冰。    中午送饭的时候,柳月芽就给武广旭这伙人送的冷面。每个人碗里还加了几片猪头rou。    但是鉴于这帮老爷们太能吃了,柳月芽又蒸了一锅大馒头,拌了一盆炝拌菜。    武广旭抱着一小盆冷面,吃得酸爽,“媳妇这个就是冷面吗?好吃!”    “对,我明天打算去镇上看看,租个门面!”    “你想卖冷面啊?”    “对,咋样?你觉得有市场不?”    武广旭停下手里的筷子想了想,“咱这镇上倒是没有卖冷面的……”    向阳镇上确实没有卖冷面的。    这也是柳月芽重生回来以后发现的。前世这个时候她也不知道冷面是啥,也没有吃过冷面。    后来去过一次鸡市,那里的冷面可是一绝。从七十年代起就相当的火爆!    外市县的人到了鸡市都会吃一碗大冷面。    改革开放以后,鸡市附近几个城市的冷面馆也逐渐多了起来,包括江城市。    前世她特意去学了一下,但是在很多年以后。    后来她的酱rou生意越来越好再加上她学完以后冷面馆越来越多了,她就不想开了。    但是这一世她想开一家,再配上她的酱rou一起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