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8页 (第2/2页)
句振聋发聩的文章通读了一遍。 文章为黎州灾情而写,简短却精悍,短短几句描述出人间炼狱,又引经用典,书肺腑之言,其行文之间真情流露,字字惊心,看得人不禁悲从心来,眼眶发热。 而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很明显,劝天下富人,乃至平民百姓,泽爱同胞,由己及人,尽慷慨之力,伸援助之手,以告苍天后土,四海同源。 “滴水成河,河汇大江……真是好文章,卿可知这是何人所作?” 姜照按下文章,抬眼看向韩宣。 韩宣笑道:“微臣知道陛下求贤若渴,但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不是有状元之才,而是切切实实的为陛下解了燃眉之急。” “此话怎讲?” “这篇文章传播甚广,在黎州附近的各州府更是随处可见,已经引起了多方豪绅的重视。 无论他们是真的被文章说服,还是相互攀比求一个好名声,这篇文章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自前几日起,已经有许多挂着不同族徽旗帜的银车粮车陆续运到黎州,甚至还有很多平民百姓慷慨解囊,自发组织起来捐钱捐物,力援黎州。” 韩宣眉飞色舞,越说越激动,大步走到案前,断言道:“陛下,滴水成河,河汇大江,若集一国之力,何愁黎州不能重建,何愁三军粮饷不齐?” 姜照恍然大悟,霍然站起身来,拊掌叹言:“天下人之大义,朕当铭记于心。” 压在心口的大石头终于落地,姜照觉得自己从来没有那么轻快过,脸上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下去,连案上堆起来的那些繁琐奏章,都看顺眼了许多。 韩宣也一同笑着,又问道:“那篇文章的作者,陛下还想知道吗?” “朕自然想知道。”姜照看向他,坐回到椅子上,“这般奇才,若不能为朝廷所用,实在是大孟的损失,你若是知道是谁,就不要卖关子了,要朕三顾茅庐也使得。” 韩宣道:“微臣的确知道是谁,说出来陛下或许也知道,只是可能没见过罢了。” “你说的是谁?” “前任吏部尚书,谢玉折。” “谁?” 姜照刚坐下没多久,又被惊的站起了身,韩宣有些不明所以,觉得陛下的反应实在过大了,但是既然陛下问了,他只能又回答道:“这篇文章,是当年因私受贿赂,买卖官职几项大罪,被先帝判处满门流放的前任吏部尚书谢玉折所作。” “竟然是他……” 姜照呆怔片刻,突然笑出声来,惹得韩宣一脸疑惑,唤道:“陛下?” “朕知道了。”姜照看向韩宣的目光格外赞赏,笑道:“韩卿,你今日给朕带来了那么多好消息,朕得赏你点儿东西,说吧,想要什么?”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