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9页 (第2/2页)
圣臣贤的典范。 姜照把韩宣比喻为卫逢,可见对他着实看重,把自己比喻为晋安宗,又可谓向韩宣保证了自己对他的绝对信任。 所以即便是按照自己对陛下的了解,知道她话里必然有诈,但韩宣还是感到了受宠若惊,连忙表忠心道:“微臣能遇到陛下这样的明君,亦是微臣的福分。” 姜照见他态度很端正,满意地点点头,又道:“你为朕遴选了不少能臣,他们都会得到重用,而你虽然因为身份问题,暂时只能隐于人后,但朕向你保证,有朝一日,你韩宣的名字,必然位列百官之首,如同卫逢一样,万世留存。” 韩宣没想到姜照会对他说这些话,一时感动难言,眼眶微红。 从他自己投诚到姜照手里,被安排到翰林院时,他就明白了姜照的打算,也做足了要当一辈子编书学士的打算。 诚然,只要姜照愿意做个明君,那韩宣也愿意做个无名幕僚,在他心里,江山稳固、百姓安居乐业,远远比他自己的名声要要重要得多。 但他毕竟年轻气盛,又志向远大,古往今来,哪个文人能够拒绝青史留名? 从前姜照没有给他选择,他只能沉默接受,但现在姜照不仅给了他选择,还给了他最想要的可能,他如何不五味杂陈? “陛下……”韩宣深揖一礼,不知该用什么话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动。 他的反应早在姜照的意料之中,年轻的女帝背靠宝座,眸色幽深,嗓音却淡然无波,带着一丝笑意道:“韩卿,可为帝王师。” 这评价太高,韩宣一个激灵,连忙又跪在了地上,叩首道:“微臣不敢!” 他自知虽有些学识,也的确比圣上年长几岁,但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称帝师。 毕竟大孟朝中太傅一职地位超然,并不是每一位皇帝都会册封太傅,上一位还是太宗皇帝的老师,当代大儒林观,那是真正的传奇人物,也是天下文人的楷模。 卫逢已是历史人物,韩宣敢以与其比肩为荣,也为之而奋斗不休,但林观如今尚在人世,犹如巨峰深海,哪里有人敢望其项背。 韩宣觉得陛下真是给他戴高帽子戴上了瘾,方才的感动,多少有些变成了压力。 但姜照却道:“你反应不要那么大,朕说你可为帝王师,又没说要封你为朕的太傅,韩卿,你的脑筋不要这么死,目光放长远一些。” 韩宣隐约有些明白了她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迷茫,他抬起头来看向高坐在御案后的陛下,忍不住道:“微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姜照意味深长道:“赵恒则都能做三朝元老,难道韩卿只打算辅佐朕一个人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