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穿]皇太后养崽日常 第141节  (第1/2页)
    他们面面相觑,除去一些好吃懒做的汉子以外其余人都急急奔去。    剩下的汉子们还想胡搅蛮缠要点现钱。    可是干活不干还要现钱?福全对于这些流民可是半点同情都没,一律赶去工地上干活,反正重建家园那是哪里都要人。    烧制砖瓦,砍伐木材,修建道路。    还有急救所需的担架、口罩、手套和纱布等材料需要大量的人工,另外福全还开设制糖、制酒和蒸馏设施,虽然制造酒精耗费物资稍显奢侈,但是它的效果让人有目共睹,在没有更廉价的物品可以替代之前,建立大型工坊势在必行。    尤其是在灾难影响下。    不止是京城需要,深刻明白其价值的康熙更是借福全外出之际,有意推广开来。而无家可归,身无分文的流民们,俨然成了送上门来的劳动力。    一边是极具增加的需求量。    一边是急需收入的受灾者。    以工换钱的方案一经提出,顿时让流民的心为之安定。    大多数百姓都知道。    赈灾是一时的,找到能长久生活下来的活计,才是最重要的。    福全留下一部分官员负责此事,随即带着其余官员和一部分决定回家乡的流民重新踏上路程。    消息一点一滴的传回京城。    每回有信件送来,康熙都会第一时间送到慈宁宫里。琪琪格看着书信,又是为流民心焦,又是为福全担忧,总是一阵阵心神不宁的。    和琪琪格等人愁眉不展不同,康熙最近兴致颇高,频频在朝堂上出手。    比如原本出现这样惊世的大地震,康熙理应书写罪己诏才对。    可是康熙不!    他反而在朝堂上提出:“天象屡示警戒,朕甚惧焉。”更直接提及是是朝臣乃至各地官员严刑酷法,处理不当,以至于老天爷不满。    满朝文武竟是无人能够反对。    毕竟无论是苏克萨哈案,又或是再前面的几次席卷江南的大案,所受处罚都备受质疑。    皇上真的做错了什么吗?    朝臣们细细往下想,就会发现江南案发时皇上尚未亲政,而苏克萨哈时又是皇上一力保留苏克萨哈子嗣。    更何况……    朝堂上下谁不知道皇帝只是尊摆设罢了,满朝的权利几乎都被鳌拜所掌控。    与其说是罪责皇帝,或许是罪责鳌拜……?    一时间,关于上天警醒众人,剑指鳌拜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康熙也隐隐期待鳌拜的反应。    若是鳌拜退了,康熙也乐得给鳌拜一个退的机会,让自己的名声更好一些;若是鳌拜不退反进,那不更好的对上了朝堂中的流言蜚语,自己也有办法下手。    问题在于鳌拜,他没有任何反应。    鳌拜甚至没发现流言蜚语指向的是自己,每天皆是忙忙碌碌没个停歇。    康熙努力出了几拳。    他就像是挑逗大猫的幼崽猫猫,打了几拳就以为自己可以称王称霸,却没想到大猫只是懒得理自己。    康熙原本的好心情瞬间一扫而空。    他眉眼间带着怒意,竟是不知道拿鳌拜怎么办。    琪琪格听到些许的风声,也有点头痛。    她不知道康熙七年的这场地震,却知道在康熙十八年京城发生的大地震。    皇帝如今丢到鳌拜身上的锅。    再过十年以后,又会一个不落全砸在自己头上。    琪琪格:…………    偏偏知道得太迟,流言蜚语都传遍了,还能咋滴?凉拌呗!    第115章    康熙很是焦躁不安。    鳌拜的势力在这两年间不断扩张, 朝堂上的官员竟有十之五六尽数是他的羽翼,剩余者中又有十之一二乃是胆小如鼠之徒,除去唯唯诺诺应承也不敢反抗。最后那可怜巴巴的一点人则大多数无法挤入朝堂的年轻八旗子弟, 亦或是被排斥在外的汉臣。    最让康熙最为窒息的是——    居然有些宗室子弟也倚靠鳌拜?    宗室子弟投靠鳌拜啊?啊?啊!    你们对得起自己的姓氏吗?康熙气得在琪琪格跟前团团转:“皇额娘, 您说这些宗室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琪琪格摇摇头:“不傻吧?”    旁边听着闲聊的常宁、奇绶、隆禧和永干瞪圆了眼睛, 齐齐震惊的看向皇额娘。    康熙脚步一停。    他的脸都气得要变形了:“皇额娘!”    怎么还帮对方说话?    琪琪格解释一句:“宗室子弟之间的差别可大得很!”    “祖辈留下的爵位那只有一张。其他子嗣除去靠自己攒功劳,那只有看亲爹得宠的程度。若是上辈人愿意豁出脸面, 指不定还能多出个爵位, 若是没有……子嗣能得个三等侍卫的职务那已要普天同庆的事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