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仙的情劫_第7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页 (第2/2页)

 元恺眼睁睁地看着时倾离去,直到时倾进去隔间,关上了门,元恺都还没有回过神来。他不是正跟时倾说着话吗?怎么说着说着,时倾便走了?

    回想一下,他们说了些什么?

    他质问:为什么要投靠东宫?

    他答:为了王府好。

    呵呵。

    总算元恺还顾着自己的身份,没有闯到隔间卧房去,只是临走之时,他茶盏砸到隔间卧房的门扉上。

    .

    寿辰的正日子之前,王爷忽然生出念头,要召集家人进行一次家宴,提前庆贺一番。

    为明天这一仗,王府谋划了二十多年,可谓万事俱备,只等太子前来自投罗网。

    不过,不到最后,这一仗谁胜谁负,谁也不敢保证必胜。

    因此,在跟东宫太子决战的前夜,进行这场家宴,显得意味深长,既像是提前庆祝胜利,又像是死亡前的最后一聚。

    开始的时候,家宴气氛不免有些凝重,大家除了说些祝寿的套话,都兴致不高,默默吃菜。

    安若王有四个儿子,全在身边,儿子又各自娶妻,连孙子,重孙都有了。有血缘有名分的,便有三四十人,不包括妾侍们,便满满坐了五大桌,济济一堂。

    一个一岁多的重孙,由奶娘带着,来给老王爷贺寿,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摇摇摆摆地跪到锦垫上,还不会作揖,举着rou嘟嘟的小爪子,胡乱抓扒了两下,跟着奶娘,用软软的奶音,结结巴巴地说:“祝祖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惹得一屋子的人都笑。

    另有四个年纪五岁以下的小孩子,不懂宴席礼数,由嬷嬷领着,来给老王爷磕过头,便带下去了。

    安若王爷看着这些由自己繁衍出来的后代子孙,似乎很是高兴,在席上颇喝了几杯酒。

    几个儿子和一些孙辈除了说些祝寿的套话之外,也许愿:愿老爷子身体康健,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安若王一一叮嘱他们,将来要好好报效朝廷,尽忠报国等话。

    安若王一系的子孙早被靖宁帝禁止入仕,安若王此时叮嘱他们要报效朝廷,尽忠报国,大家都理解成:安若王对「拿回」皇位,有十足的把握,安若王叮嘱他们要报效的朝廷,是安若王称帝的朝廷。

    因此,家宴进行到半截,大家都被安若王鼓励了士气和信心,家宴气氛渐渐热烈高涨起来,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安若王的「思路」,展望起他们「拿回」皇位后的美好生活,只差没有提前跪倒,山呼万岁了。

    相对于儿孙们的情绪高涨,安若王爷的情绪倒显得有些过于平静,他拉着儿子们的手,笑道:“子云:六十而耳顺。我呀,终于到了耳顺的年纪了,能看见你们一个个都还活着,都活得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便知足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