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了个秀才郎君_第15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3页 (第1/2页)

    但一旦在举人身份之时当官,那就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升迁了,是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一步登天的。秀才也是如此,一旦进了衙门谋职,哪怕只是当个师爷,你也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不过若只是收学生得点束脩过日子,这无所谓。举人亦是如此。当先生可以再参加科考,当官不行。

    即使如此,大部分人在考中举人之后,也多是在当地省,县,镇谋求一个官职,若是能力出众,也不是没有升迁的希望,就是比参加科举更慢而已。

    但这也是绝大部分的举人所选择的一条路。

    也有部分举人选择入书院当先生,亦或者自开书院等。像夏文泽的先生,他就是在考中举人无望再考之后,便入了书院当先生。也算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吧。

    但其本身的举人功名身份给他带来了一部分人脉,因此才会在夏文泽出事的时候尽力为其谋求个最好的赔偿结果。

    另外就是上窑村赵氏的那位老举人了,本身考中举人就是掉尾巴的情况,在县城谋了个主簿的九品小官职,但为人刻板不懂人情,干了十几年也还是主簿,当时的县令想要提拔自己的友人来当主簿,赵氏那位老举人倒是聪明了一回,自请了。

    因此在当时很得了县令的一番青睐,以及其友人的好感。

    赵氏老举人虽说因为自身的原因没有升迁过,但当时的人脉尚在,因此哪怕赵氏一族在有了那位老举人之后便一直在村子里蹦跶,及老举人归村后也还在继续作,其余村里人也无法,不看僧面看佛面。

    惹不起。

    当时赵氏那位考中举人之后,其余人也不是没想过让其收学生,毕竟举人先生与秀才先生,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他吊车尾考中举人,他也是举人,学识比不比得过老秀才暂不说,其人脉好啊,认识的举人老爷多,到时运气好,随便得一个举人老人的赏识指点,说不得自己也能有望中举。

    但那位当时直接跑县里去了,根本没有收过一个上窑村的学子,也就他直系的小辈有一个跟在他身边,但那位到了县里被花花世界迷了眼,再无寸进。

    赵氏老举人当时也因着官职的事无心再教,便一直这么耽搁了下来。

    之后他自请归来,也没有办自己的族学,而是在族里挑了几个好苗子。

    夏氏当时为何那般看中夏文泽,就是因为夏文泽的学识比那位老举人不知道要好多少,不出意外,考中秀才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使举人,也是很有希望的。

    可惜世事弄人。

    夏文泽之后的夏文臣,就是他们口里的德鑫哥,德鑫是他的字。他是最有希望考中举人的,可惜,考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