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页 (第2/2页)
了回城之旅。 首都某三甲医院。 中医科办公室。 中医门诊相对繁忙的其它门诊,多少还是相对冷清一些。 办公室里的医生们,人手一本华国中医杂志,似乎在讨论着什么。 “大家都好好看看,这篇论文是我导师推荐给我的。” “我好像听说过这个,说是不仅仅是纸面理论,也不是单例,已经有不少人接受了这个治疗,听说还开了培训会推广,不少人都学会了。” “真的?那可真是了不得!这个数据和效果,太惊人了。” “路青茵,之前怎么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师从哪位大家?” 这时办公室的一角里,有人年轻人滚动着椅子出来道: “主任,我之前自己也买过一本,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太神奇了,不过我闲来没事的时候,还真的自己试了试,你们猜怎么着?” 整个办公室所有的视线,全都集中在他身上。 年轻人随手将自己办公桌上的针盒取了过来,然后对着自己小腿的部位轻轻来了那么一下。 银针在众目睽睽之下,震动了足足五秒的时间。 顿时一整个科室的人一拥而上,将其团团围住。 在嘈杂的人群里,不知是谁刚刚装作自己之前没订这本刊物,今天才看见这篇论文。 这一着急起来,一下子说秃噜了嘴:“小王啊,你是怎么做到的?我之前试了好多次,完全颤不起来啊!” 在论文见刊后的这一个月里,不仅仅是收到消息的各省队队医,作为华国中医界的最顶尖的期刊,也将这份惊人的颤针手法,带到了整个医学界,甚至不仅仅是中医科室。 类似的场面,近一个月中,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华国医学界的不少人,都开始研究起了这篇论文中讲解的九转颤针。 这份热闹也如一阵风,悄无声息地传到了国家队医务处里。 在某次会议中,路青茵在青山省队治疗的几名典型运动员的相关数据,被制成了PPT,用投影投在了大屏幕上。 在场的康复理疗师,营养师……无论中西医学流派,都对这份效果显著的资料数据起了不小的兴趣。 “这是哪里来的数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一下。” “是处长你托你那个朋友,从国外顶级的康复医院传回来的数据吧?” 领导轻咳两声,严肃强调道:“这可是我们自己的运动员,我们自己的康复理疗师,数据全都是真实可靠的,就是那个九转颤针的路青茵。” 说起路青茵这个名字,在场的大家就都明白了,有所耳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