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后宫升职专家_第22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5页 (第1/2页)

    可九爷一听西洋人这事儿,就写了一篇角度完全不同的策论。

    最合皇上心意的,恰恰是九爷这种答案:银子当然要流动起来,且还要让外国的银子流到大清,大清的银子继续在大清内部流通,以贸易为源泉。

    他还给皇上举了宋辽的例子:当时宋辽边境的北方城镇,因需购买辽国的马匹等物,银子不免大量外流。后来宋朝察觉到不对,连忙限制起了这种赔本互市——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博弈,就看谁能赚走谁的钱,谁能实现贸易顺差了。

    最朴素的道理,就是让银子流进自家的口袋。

    十二月初,姜恒收到了不少来自英、法等国的各色新鲜商货。

    还有皇上亲自拿了来的一对儿非常小巧的金怀表。比现在宫里所有的怀表都要小巧精致。如今西洋的大座钟宫里已经不少见了,甚至造办处和民间也能仿制。但这种小怀表的精细工艺,暂且还没法国产化。毕竟体积越小,需要的工艺越细。

    怀表是一模一样的一对,皇上就都给她留下了,将来给孩子一枚。

    “老九在京中建了一处商行。”皇上知道她感兴趣,就大略对她说了下老九与西洋的生意。

    九爷入理藩院后,很快上折子,规划了要在京中沙俄商馆旁边,另开了一座西洋商馆。皇上批复了准,但只批复了一座。

    原本京中是没有西洋商馆的,海外之国的货物流通,都要走广州等港口买卖。钱货两清后,这些西洋物就与西洋人无关了,由大清的官员或是商人自己想法子送入京城。

    英吉利等国原本就眼馋沙俄这种,能够把商馆开到京城的特殊待遇:天子脚下,权贵云集之所,要是能开一家商馆,必然能打开销路!多赚些银两!

    现在终于有了机会。

    虽说这西洋商馆还没彻底建起来,只在选址,但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些消息灵通的跨国商人可不会错过。于是原本在各个港口逗留谈生意的西洋人,纷纷放下手里的生意,蜂拥入京来先争取这头等要事——毕竟只有一个商馆,哪国先抢到就是占了大便宜!

    姜恒一听,觉得这九爷真不愧是做生意的,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设商馆就设一个,让西洋各国竞争上岗。

    竞争的最激烈的就是英法两国。尤其是英吉利的代表,财大气粗,人脉颇多,直接绕过了理藩院,经人介绍跟九爷见了一面。私下给了九爷许多贿赂。

    然而如此行事只能说明他不了解九爷,这位可是标准的钱要拿,事办不办另说。

    并不吐口把这唯一一间在京城的西洋商行定给英吉利。

    英吉利有点急了:我们很少付出这么多的,我们一般都是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