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7页 (第2/2页)
第86章 好像 ◎ 过了这一处埋骨之地,韩昭昭又随着陈子惠走了不远的一段路,便出了这密道。 ◎ 过了这一处埋骨之地, 韩昭昭又随着陈子惠走了不远的一段路,便出了这密道。 密道的出口处在洛阳城的北门之外,已经出了洛阳城, 在城外,把守松懈, 无论在何时,都是一个极好的逃走地点。 只是, 如果韩昭昭记得没有错误的话,这回来的人是匈奴, 匈奴该从北面来, 可陈子惠却带她去了北面。 她有些不解:怎么来到了北面?匈奴人不是要从这边过来吗? 陈子惠看着她,低低地笑了:是,所以我刚才才会害怕在半路上碰到匈奴人,至于去北面, 是因为从那里走,南面没路了。 南面没有路了?韩昭昭脑海中有一个念头一闪而过。 据陈子惠所说,这密道是皇帝为了防止楚王作乱而在先人挖的基础上改建的。 楚王虽说封地在长江下游一带,但是他的势力范围在北,还与在北境的匈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修个密道还往人家老窝的方向修,难以置信, 何况在洛阳城外,有两条河,一条为洛河, 一条为黄河, 若是想过河逃走, 远不如在翻山越岭容易隐蔽。 除非这段根本不是皇帝修的, 而且还另有用途。 看陈子惠熟悉的样子, 可知这段路他走得不少。 韩昭昭一边跟着陈子惠往前走,一边在心里暗暗地分析。 现在已经出了城,不远处那有些耀眼的地方便是在城北面的洛河。 河水已经冻住了,月光落在冰面上。 陈子惠带着她来到河边,过了桥,沿着河走了一段路,步伐才渐渐放慢下来。 韩昭昭瞧着附近的景物,这一处出城太远,她对这里的印象不是很深。 往北瞧,是北邙山,山不算高,但在近处看来,足以成为一道屏障,遮天蔽日。 是要往山里走? 要躲藏的话,普遍的选择都是山里头。 不必,再往前走一段就可以了。 往前走,看起来是河谷的模样,若是要躲藏,绝对没有山里安全。 那里便可吗?不会遇到匈奴人? 陈子惠答得甚是肯定:不会的,他们想不到我们会往北走,去自投罗网。 既然陈子惠已经是这般肯定的,韩昭昭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担心,跟着他往前走,到了一处空地停下来。 南面是河,北面是山,不高的山前还立着雕塑,是几尊佛像,看起来是有些年头了,暴露在外被风雨侵蚀,有些地方已经损坏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