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页 (第2/2页)
武拂衣得以有机会缓缓道来,“回汗阿玛的话,儿臣知道此说乍一听很荒唐,但也不必厚古薄今。古人没有记载成书的牛痘术,原因可能是多样的。” 这就列举种种可能性,首先就是奶牛养殖是否广泛。 接触病牛的那一批都是底层百姓,他们得了牛痘有了免疫力,却不一定为人所知。 反之,能喝得起牛奶的人群多是手有闲钱的富裕人家。有钱才会读书识字,去探究病理源头,但他们接触病牛的概率低。 另外,历代天花的传染范围与猖獗程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如果只是小范围传播,人们已经有了人痘术,也就不一定会去研究新法。 武拂衣说到最后,捧了一把康熙。 “哪怕唐宋有了人痘术,但也没有大范围普及。几百年来,唯有汗阿玛大刀阔斧地推广接种术,此等壮举也是闻所未闻。而您就敢于去做,必然名垂青史。” 康熙面上表情不变,但内心无不愉悦。 这话说得不错,推广人痘是他顶着压力做的。最初那些臣子歪歪唧唧说这个不妥那个不行,索性就让阿哥们先搞了接种,此事也就慢慢能在八旗内推广了。 效果是显著的,近些年八旗内没有再大规模爆发天花,就连沙俄也来学习种痘。 但总有美中不足。 人痘术存在风险,有些孩子熬不过就死了,而且也不是所有八旗子弟都有条件接种。 接种人痘到出痘的这段时间,接种者约等于是感染一场天花,本身也就成了传播源。如果照顾他们的人群没有出过天花就有感染风险。 另外,接种人痘的副作用之一,可能留下大面积痘疤。 康熙自身得过天花,脸上留下了不少痘印印记。他是皇上,又是男子,当然没有大碍,但对于女子来说就不同了。 也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在八旗中推广人痘术,可是女子的接种率低于男子。① 如果真有低风险的牛痘能取代高风险的人痘,无疑会是天大的好消息。 尽管如此期望,康熙还是谨慎为上。 当时,他推广人痘术,是推广经过几百年医学考证的接种术。对比来看,牛痘术是全新之法,不能贸然公之于众。 给了梁九功一个眼神,让他先去取老四准备好的折子。 当下,康熙翻阅起了这份『牛痘症与天花预防关系辨析』。 奏折的条理非常清晰,将京畿之地几乎所有的养牛农庄都涵盖了,针对上千名养牛户进行调查。 涉及了各方面,比如人与病牛的接触,天花肆虐时的不同染病情况,是否一次得牛痘能够长年摆脱天花侵扰等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