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良臣(科举) 第102节 (第2/3页)
一箭不中他也不再拉弓,而是立刻抽出长刀,与之相迎。 “锵!” 兵器撞在一处发出刺耳的声音,两人各自用力,弯刀与直刀相接的地方更是磨出了火花,却谁也无法压制住谁。 相持不下,北桑将军便又将弯刀收回,手腕翻转,横刀劈向谢良臣腰间,却再次被挡住。 对方臂力极大,谢良臣要挡住对方砍过来的刀几乎得用尽全力,几次之后他便知道如此绝不是办法。 对方生得跟头熊一样,连劈几刀后竟呼吸不变,可他却已经觉得虎口有些发麻了。 所以不能只防守等对方出招,要想取胜,他得主动出击,找一找此人的弱点。 因此再次挡下对方攻势后,谢良臣便一夹马腹,拉开些距离,之后以刀为剑朝对方胸口刺去。 他出手迅速,那将军本见他面白无须,生得有跟个小娘们似的,还以为谢良臣是什么关系户来蹭功劳的。 哪里想得到,自己几番出手不仅没能把谢良臣拿下,甚至差点被人捅个对穿。 要躲已是来不及,这北桑将军只好将弯刀横斜企图格挡住直刀的攻势,哪知谢良臣握刀极稳,且臂力亦不小,所以刀尖虽是歪了些,却也伤了他的臂膀,鲜血瞬时便染红了盔甲。 许茂见两人打得有来有回,甚至谢良臣还能将对方打伤,真正有些佩服起他来,甚至有点可惜他为什么要自甘堕落去当文臣,要是他入军中为将,说不得就是另一个商鸣。 谢良臣见对方行动笨拙,便知此人只怕是恐有蛮力,技巧及灵活度却是不足,因此也改了策略,不再一味的正面硬抗,凡是对方攻来,他都避开,然后调动身下马儿移动,再迅速反攻。 如此又是十数个回合下来,这北桑将军身上盔甲已经被谢良臣斩得七零八落,好不狼狈,而对方却未碰到他一根头发。 如此情况下,对手难免焦急,破绽也越多,于是谢良瞅准空隙,直刀再次斜出,这次没有盔甲相护,刀刃直接落在对方胸前,几乎斜贯周身,这北桑将军也陡然瞪圆了双眼,栽下马去。 后面又有骑兵上来想要杀他,谢良臣手中长刀便再次飞舞,轻易将其斩落马下,杀了十数人后,竟无人敢再上前。 铠甲已被鲜血染红,就连头盔上都在滴着血,许茂被他这杀神一样的模样震到,倒是绝了自己保护谢良臣的心思。 眼见己方将军被杀,其手下的骑兵群龙无首,心生怯意,开始慌乱后退,至于其他人,在大融士兵的冲击下,也渐无还手之力,开始狼狈逃窜。 许茂已经跟商鸣商量好了夹击北桑逃兵的路线,便一直有意将其往一个方向追赶,后双方人马汇合,又是一番激战。 惨烈的厮杀持续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晨光初现才算结束,而此一役,他们杀敌数千,俘虏了两千余人又捕牲畜数十万头,擒白楼王三子提木托。 清点好缴获物资,大军即刻开拔返程,路上行进极快,且每每先派数队哨兵前往查看是否有埋伏,极为谨慎。 不过应该是反间计起了作用,在他们回城之前,郭要的大军都不曾现身。 谢良臣余光扫到后面马背上被五花大绑的提木托,朝许茂朗声笑道:“老将军,这次出击北桑您可算是头功,等回了开阳,我必向圣上请旨犒赏三军!” 许茂看他一眼,知道谢良臣是故意在引他陷害郭要,虽是觉得使这种阴谋诡计十分小人,但是若能兵不血刃让郭要与北桑离心,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于是他也朝谢良臣抱了抱拳,回道:“多谢监军大人,此番末将能得胜,既是托了陛下洪福,也多亏郭要将军从旁协助,这条线路若不是郭将军告知,我等也无法突然出现,打提木托一个措手不及。” 说着他还回头看了一眼马背上的人,然后又转过头来问谢良臣:“谢大人,你说咱们是直接把人送进京中,还是只割了头去就行?毕竟要送一个大活人实在太麻烦。” 谢良臣见他配合,于是也装作为难的认真考虑起来,片刻后才道:“郭将军说此子并不为白楼王所看重,便是留了活口也换不到什么东西,也不知是真是假。” “既如此,那咱们便先以他为人质,让驻守甘南的北桑骑兵开城投降,若是他们答应,则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即可拿下甘南,若是对方不答应,那么想来郭将军此言不虚,咱们便只管割了此人的头送往京中请赏就是了。”许茂接话道。 “将军说的有理,那就按此办吧。” 谢良臣得意一笑,而后又吩咐士卒道:“好生看好此人,万不可疏忽,若是让其逃走,你们便提头来见!” “是!” 大军回程,因为此番所获甚多,所以谢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