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7页 (第1/2页)
自始至终,只用冰冷的权力裹挟他,未曾当他是丈夫,未曾真正尊重过他,甚至未曾当他是和她一样的人。 鸾刀手盖的一页书,只余下一行字,是朱恪那时还算敦厚的笔迹。 一笔一划,像是要深深刻入竹简里。 痛杀我也。 她眼睫微微一颤,一滴泪水从面颊滑落,润到字上。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1-21 22:30:00~2020-11-23 10:59: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鹤来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祖先保佑退休金 10瓶;破晓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4章 乾坤(一) 元徽元年的岁节过后, 拔除诸难,诞下嫡长子, 登顶未央的皇后, 迎来了真正荣光无限的春朝。 从元初三年,于琅琊问鼎凤座。 到元徽元年,诞下嫡长子。 此前万般君王宠爱皆为云烟, 太子的册立才是真正的关键。 在皇帝的默认和有意分化提携之下,以执金吾李弈为首的章华旧部、临淄王为首的琅琊一派、谏议大夫朱恂为首的朱氏家族三方鼎持,共同构成了新的外戚势力。 伴随着朱氏的崛起, 郑氏开始走下坡路。 郑太后的离世让郑家失去了最大的倚靠, 而子孙人才凋零让家族后继乏力, 所幸还有长房郑安的女儿郑渥丹与豫章王齐润的联姻,让郑安、郑沅兄弟在朝堂上不至于孤掌难鸣。 尝到了联姻这一层甜头,郑氏开始陆续向外嫁女,光是元徽二年成婚的郑氏女就有八名,六百石官员都成了曾经满门公卿贵婿的郑家择婿的人选。 然而丞相的挣扎只是徒劳无功。 元徽二年,登基满五载、地位稳固的皇帝一纸策书,大肆擢拔尚书、侍中, 原本隶属于少府、只负责侍奉君王文书的尚书权职渐大,奏表的拆读与审议, 由此转归尚书台。 内朝炙手可热, 在朝议时,中书令甚至站在丞相之前。 一时,有识之士,宁上尚书台, 不作相邦郎。 摆在丞相郑沅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路:慢慢被分权、架空, 直至成为一个名义上的丞相。 只要皇帝还是当今, 身体不出问题,他似乎别无选择。 依照太后的遗嘱,后辈只袭爵,不入仕,便是要他认了这个局面。 但是太后哪里真正体验过失败。 这样一个巨大家族根本没有退路一朝大权在握过,根本没有善终的可能,只能一步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