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页 (第1/2页)
行礼问安后,她抬起眼,看见齐凌双目也正望着她,一如往日,全无异常。 风满高台,朱晏亭有千言万语想诉,却像都被掠过耳梢的呼呼长风带走了。 你来。齐凌对她招了招手。 她便似受到蛊惑般的,孤身走了过去。 高台有仞百尺,其下刀戟之光凛凛的泛着寒白,是一座良木锦绣堆起来的悬崖峭壁,她轻轻巧巧立在轩畔,身体还没有怎么显怀,像一阵风就能将她吹落下去。 齐凌轻轻抓住了她在衣袖下的手,察觉那只手冰冷,手心里有汗,似惧似疑的猛蜷了一下。 他轻轻一叹:皇后惧高? 朱晏亭闭了闭眼:高台多悲风。 齐凌问:朕一直有个疑问,书里写,楚有九嶷山,覆有云梦泽,茫茫不见日。有人说,一息台能远观云梦泽,吹纳九嶷云气。章华的一息台究竟有多高? 他声音温温和和的,像无数次说惯了家常,这般娓娓耳侧,莫名让人心定下来。 朱晏亭此时才察觉,他的手早已被风吹凉了,与她手指相缠,浅浅接在袖口,她不愿放开。 提起一息台,她侧了侧头,陷入对故乡的回忆中,跳得极烈的胸口稍得平复,风也不再绞喉,呼吸逐渐顺畅了。 很高,像天梯一样,太阳会从丹鸾台的屋檐上升起,月亮从阶梯下沉下去。我小时候像真的站在丹鸾台顶上抓到过星辰。朱晏亭面上浮起微笑,想起那是一个夏日黄昏,她抓到一道星辰亮光,又叫又跳,唤侍女让母亲一定要来,小心翼翼捧起来摊开手,不过是一只飞散的流萤。 后来,妾十五岁离开了丹鸾台,一直到长大十八岁才得以再回去看一眼,却发现它才十几丈高,不过是三重楼叠在一起。后来妾入了宫,又发现它还不如龙首山的天阶一半高,和椒房殿比起来,都如山岳和砂砾了。朱晏亭不无失落的道:可能是我那时候小,看哪里都很大、很高。我长高了罢? 齐凌含笑听她说完,忽抬起手作势要拍她脑袋,停在华胜葳蕤的额发畔。 冰凉的袖口拂在面上,朱晏亭先发觉自己像小姑娘一样红了面容,才看到自己簪的横斜参差的凤尾簪将他风中卷缠的衣袍划破、勾了丝。 她忙抬起头伸手去解。 齐凌的气息就在她耳边,忽然问:朕如果早点上禀父皇,迎你作太子妃,你会不会过得好些? 那根凤尾簪做得极其精致,明明是金子雕铸的,却不知弯了多少曲丝、折转了多少遍,绸丝绞入其中,越理越散,越钻越深,剪不断,理还乱。 她的指节也像要被缠进去,心间一阵的颤。 我若是太子妃,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