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页 (第1/2页)
“我这趟从天黑开到天亮,油钱贵,车子也损耗了,收你们这点亏大发了。不成不成,一人加十块。” “十块都够义气了,也不多。” “多收四十我也没赚,算是白捎你们一程。” …… 黑车司机就是不讲理,临时加钱还这么豪横,分明都谈妥了的,早前也是他和他老婆逮人拼车,说什么自家也是顺路回这边,所以不会多收钱,保准守约送大家到相应的地方,现在却搞得是他们在施舍做好事,有多艰难不容易。 可是车上那四位看似安静老实,内里可都不是善岔子,尤其是纪岑安,一句多余的啰嗦都不听,转身就到车站的出口等通往下级乡镇的大巴。 这里是其他几人的目的地,但不是纪岑安的。 她还需要赶路,得多转折两个地方,换道到早前就去过的一个去处。 一个偏僻,信息不发达,但又不极端落后的藏身镇子。高桥镇,离此地大约五十公里远,转两趟车,还有两三个小时才能到那边。 任由黑车司机在后面作妖,纪岑安坐上了不定时发车的大巴,上车再买票,花十块钱现金坐到中转站,再由中转站到高桥镇。 与大城市的繁华发达截然不同,上百公里外的高桥镇穷得叮当响,rou眼可见的没发展,形同电视剧里上个世纪的旧村镇。 这里唯一的经济开发就是养殖,近两年才艰难跟上了国家大力扶贫的步伐,但整个地方的面貌还是没得到太大的改变,大部分人依然贫困。 高桥镇甚至没有当下最流行的手机支付,很多方面还比较原始,包括日常的出行等等,进出镇子的普遍交通工具就是外来的大巴车。 不过缺点也是优势,亦是因此,纪岑安才会选择到这儿,打算避一阵风头再看。 此次出行不顺当,干扰不断,纪岑安也是不得已才回撤,可她不会放弃那些线索,下一次仍要继续追查裴少阳,这回仅仅是躲一躲,拿回主导权,以免一直被动。 高桥镇是不二选择,绝对合适,没有比这更稳妥的了。 再有,因着不是头一回过来,纪岑安对这边还是比较熟悉,行事什么的也可以方便些。 上次到高桥镇还是去年五月,到这儿过渡了平稳的两个多月。当时是以写作采风的名义,借故到镇上领略风土人情,个人为了收集资料等等。 也许是纪岑安的长相就有放浪不羁爱自由的味儿,一看还挺有独立于世的气质,那张脸就很能迷惑大众,这里的人对她胡编乱造的谎话深信不疑,真当她是写书的。 由于有去年的铺垫,这次到镇上了,纪岑安不出半天就得以安定下来。 去年那家人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