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权御山河 第157节 (第2/2页)
想罢,郭睿明闭眼,心一横,先下了车,直直向许安归走去。 “殿下。”郭睿明抱拳欠身。 许安归回头看见是郭睿明,笑道:“郭尚书,早。” 郭睿明亦是笑道:“没有殿下早。” “我也不过就是习惯早起去上早cao。”许安归望着郭睿明,似是想起什么事,稍微收了收笑意,放低了声音,“郭尚书,既然在这里遇见了,有些话,我先给尚书提个醒吧?” 郭睿明微笑着,面不改色,心中却是沉了下。 提个醒?什么醒? 郭睿明拼命地放慢呼吸,保持笑容,缓缓颔首:“殿下请说。” 许安归向郭睿明侧了几步:“过几日,尚书且有的忙了。” 郭睿明愣了一下,一副不解的样子:“殿下这话何解?” “这些年北境军的军饷,”许安归侧头,离郭睿明的耳朵近了些,狭长的眼眸睨着郭睿明,“我即回来了,必然要追查到底。提前给郭尚书通个气,尚书心里有个数,大家好办事。” 郭睿明一听是这件事,悬着的心瞬间便落回了肚子里。 郭睿明是何其聪明的人。他是眼看着自己的父亲怎么从一个翰林编修升到尚书令总揽六部之权。 他对于时政,有着超乎超人的敏锐。 从他在户部当侍郎开始,户部大权就几乎已经落在了他一个人手里。 在北境军饷这件事上,他是留了心眼的。 许安归到底是皇子,以他的能力,他必不可能一直在北境带兵。太子不会也不允许许安归在外手握兵权。 所以在郭睿明眼里,许安归回许都这件事几乎是板上钉丁的事。 正如许安归所想的那样,郭睿明不敢也不想惹他,所以北境军的军饷,这八年来,郭睿明从未克扣过,在这件事上他问心无愧。 此时,许安归跟他说这件事,就是告诉他,户部要给他准备这八年来北境军军响的账簿,他要查账。 第179章 归位 ◇ ◎各归各位。◎ 郭睿明点头, 看不出有一丝慌乱,坦然道:“是。若是查北境军粮饷这件事,户部一定全力配合。” 许安归侧目睨了他一眼, 这人沉稳,不愧是郭太师一手教出来的人。 “日后追回这些资产, 还望户部多费些心。”许安归道。 郭睿明颔首, 没敢接这话。 这话要怎么接?说,好? 这不等于告诉许安归, 兵部下面的人贪赃军饷这事,他是知情的?可兵部报上来的账目跟户部都对得上,他又从何而知? “上——朝——” 这一声解放了郭睿明,他立即欠身:“殿下,请吧。” 许安归也不多言,挑眉看了看郭睿明, 进了正阳门。 这是许安归归来之后第二次上朝, 太子站在左侧第一排, 朝廷三公站在右侧第一排。第二排左侧三省长官,右侧则是六部尚书位置。 许安归到了议政殿, 看见文官都很是自觉地往前站,武官看见许安归都纷纷抱拳,微微欠身,表示礼遇, 然后就落到了朝堂最后, 低着头,手中的笏板也是摆设, 上面什么都没有写。 许安归站在正中央, 瞧着这站位, 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礼部尚书霄请刚站定,看着身旁少了人,这才反应过来,站在他身旁的刘旗已经回家孝敬自己病重的父亲了,兵部尚书的位置由安王许安归接任。 霄请抬头看去,扫了一圈,前面人站着的齐整,却不见许安归,又回头去看后面。 一眼就看见许安归站在议政殿的中间,不上前,也不后退,眼睛一直前后扫视,一脸不满的样子,霄请当即身上出了不少冷汗。 他极有眼力地低头溜过去,压低道:“殿下,您的位置在前面,随微臣来。” 许安归见霄请这样,倒是眯起了眼睛,望着他,不言语。 霄请心里隐约知道许安归想要说什么,但是他又不敢妄议,只能硬着头皮,意有所指:“这朝堂上的站位是早就定下的规矩,殿下若有什么不满意,需要微臣帮忙的地方,应提早知会微臣。” 许安归睨了他一眼,笑了笑:“这事,本就是你该管的,需要我知会什么?” 霄请不敢跟许安归装傻,上次装傻差点把性命都给装掉了,这次再装傻,恐怕自己这后半辈子都要毁了。 他连忙欠身,态度极好:“殿下,殿下!这事,这事,还需从长计议……” 许安归不看他:“霄尚书,这本就是你失职,礼部尚书这位置你若德不配位,大可退位让贤。礼部叶侍郎我看就是一个明白人,这事若是交给他处理,他定能处理的很好。” 霄请后背被冷汗沁透,他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请殿下,让微臣思量思量……” “陛下驾到——” 正说着,东陵帝来了。 宵请根本就没时间想,就先跟着众臣一起跪下行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