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2页 (第2/2页)
了。 而且这块痕迹如此明显,张嬷嬷却自始至终都没问起她是怎么弄的,也没问她为何一直睡到晌午,可见张嬷嬷心中早已明白前一晚房内发生的事情。 连衣原本以为张嬷嬷不知情,她还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地去见张嬷嬷,现在却知晓张嬷嬷自始至终都是知情的,这尴尬程度不低于被张嬷嬷直接撞见她们在床上的场景,叫她情何以堪? 不过后来连衣还是去了,她怕她不去,张嬷嬷问起,还不知道舒清晚会说些什么。 若是舒清晚实话实说,那下次她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张嬷嬷。 马车行到农院,张嬷嬷瞧见她们从马车里下来,赶忙接过她手里的东西,还亲切地拉住她的手,要她进屋里坐。 见到张嬷嬷的神色正常,连衣心里的扭捏总算消融大半。 和张嬷嬷一起吃过午饭,两人正在屋内休息着,突然听到张嬷嬷的院门被人敲响,隐约还传来几句说话之声。 两人起身,听了张嬷嬷的话才知道,村里有对新人在今日成亲,人手不够,邻居便来叫张嬷嬷一道帮忙。 她们闲着也是闲着,便一道去凑凑热闹。 张嬷嬷谎称她们是她远房的侄子,她们两人又出手阔绰,男方之人也就没有阻拦,让她们一同入内参加。 她们去了才发现这对新人不是简单的村民,那男方瞧着应该是村里有底蕴的书香世家,此时朋客满座,摆了一个相当大的排面,宾客里还有好几桌书生模样的人。 据说男子已是举人老爷,年后就要参加会试。 男方的家人为了让男子安心参加科举,也怕万一落榜,女方不愿嫁入,便在年底协商婚事,把女方率先娶进门来。 婚礼行到大半,席面之上已经酒足饭饱,文墨之人终于起哄起了贺婚游戏。 新郎拿出一对编织的手链做彩头,起了个引子,看谁做的诗最好,这手链便归于谁。 他说这手链曾在佛前诵经拜过,若是有情之人带在手上,两人的感情就会愈加深厚,或有暗恋之人,只要对方带上,两人之心就会逐渐靠近。 她们两人情比金坚,自然不会参合这种无聊的游戏。 谁知那群书生的诗做到最后,竟都词穷,没有人能再往上做出更好的诗。 连衣和舒清晚只顾埋头吃自己的东西,只想等张嬷嬷结束后,三人一起打道回府。 但也许是两人的衣着比之他人显贵,面孔陌生又长的俊俏,新郎环顾宾客后,就注意到坐在角落里轻声交谈的两人。 应该是连衣的面容看着更好相处,新郎斟酌了下,便朝连衣道:“这位兄台,着靛蓝锦衣的兄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