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页 (第1/2页)
邹普胜知道她一定是赴死去了,不由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走上前俯下身去,捡起了地上的绳子。 “她的jiejie……” 窗外的雨点打在台上,仍然噼里啪啦地响着。 屋中的中年文士枯坐一夜,在天亮时重振精神,支起窗户,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开始思考要怎么在高百龄不备之时给予他一发痛击。 他的头脑很久没有这样活跃了,在陈友谅登基以后,邹普胜其实是很颓废的,一度对人性失望,为自己的无能而愧疚,但是现在,他被心中的怒火所刺激,前所未有地燃起了希望。 他希望陈友谅赶紧回来,也希望高百龄赶紧回来! 第37章 大闸蟹 武昌发生的事,依旧还是影响不到应天。 这些日子里,朱标还在干他该干的事情,作为老朱同志的儿子,他现在努力地学习,其实才是最正确最负责的做法。 行军打仗、处理政务,这些还轮不到他来,也没有必要轮到他。 帅府的书房里。 宋濂讲完了最后几句话,行了礼,把书卷起来在腋下,示意这节课要结束了,然后拔腿就走。 并不是说宋濂对朱标有什么不满意,所以才这么着急。只是老朱同志过会儿还要开会训话,他急着赶场子。他是为朱标上课的,迟到以后朱元璋并不会怪他,但是以宋濂的严谨认真,他可并不想让自己闯进正在进行的会议表现出迟到的尴尬场景出现。 朱标赶紧推开椅子站起来,道了声宋师慢走。 门已经叭地关上,也不知道宋濂听见这声道别了没有。 龙湾之战后,老朱同志的大业又双叒进一步,地盘大了,事情越发得多,他的臣子们一天天忙得滴溜溜转,宋濂为人严谨,还有些刻板,每次朱标见他,他都板着一张脸,紧绷着嘴角,踱着小步子,和戏台上的将军似的,上半身不动,但风一样地走来走去忙碌着。 就连刘基,朱标也很少见了,他已经逐步接手了军务消息的处理与分析任务,责任很大,工作很多。 就当他这样想着,准备也出门去,好到下一堂课的地点报到。 没想到刘基率先从外边推开了门。 “吴策那边我已经请过假了。”他一进来,就甩下一句话。 这话的意思就是今天的武学课不用上了。 朱标疑惑道:“先生找我有事?” 刘基把手伸入怀中,取出放在口袋里的竹片来,这些竹片约有二十来个,长短不一,翠绿如玉,温润而有光泽,上面明明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咒,但因为用了特殊的手法,只要不用法力去看,根本看不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