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26节 (第2/2页)
不高就自暴自弃,未免太过狭隘了。” 安阳说完,冲安王妃笑了一下,“我也不知自己说的对不对,胡乱说了一通,让诸位见笑了。” 韩氏这回脸上是彻底挂不住了,虽然安阳郡主处处说姜棠的不是,可句句都说的是她。 说她狭隘,说她是因为姜棠有过人之处才记得,一个使心机有手段的人在安阳郡主嘴里竟变得高尚起来,这不是笑话是什么。 偏偏安阳郡主的话韩氏还无法反驳。 纵使是郑氏的寿宴,但安王一家可是皇亲国戚。韩氏有八百个胆子也不敢得罪,就盼着安王妃能管管她女儿。 安阳郡主年纪小,不经事什么都不懂,安王妃还不懂吗。 只听安王妃无奈道:“你呀就会胡闹,好好听戏吧。” 一句话,就轻轻揭过了。 安阳好不容易才慢慢养好了身子,安王妃巴不得她活泼些。况且,说的也并无不对。 人分三六九等,但不代表一直在这儿三六九等中。 莫欺少年穷。 安阳道:“这是世子夫人选的戏吗,今儿是永宁侯夫人的寿宴,还是听些祝寿的戏吧。这出戏我觉得不好,不如《麻姑拜寿》。” 韩氏赔笑道:“也不知道是哪个丫鬟选的,思瑕,你去让她们换成《麻姑拜寿》。”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韩氏看过来,郑氏就坐在她旁边,心里觉得这个儿媳实在不识大体,心眼小就算了,回回算计都让人看透,蠢的厉害。 想韩大人官至二品,在朝中威望甚高,怎么能生出这样的蠢货来。 但一想顾见风和韩氏都不聪明,但顾宁远功课极好,看来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郑氏帮着打了个圆场,“大家远道而来,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寿星说话,其他人哪儿会不应,都全神贯注地看戏了。 姜棠不动声色地朝安阳郡主那边看了一眼,不巧安阳也回过头来看她。 安阳轻轻点了下头。 从四月份到现在,已有五个多月,往年这个时候,安阳都在床上躺着,她就是个药罐子,秋冬几乎连门都不出。 现在胃口上来,再辅以李太医的药,身子才慢慢养好了。 是陆锦瑶的情分,连带着姜棠的。 其实这些情分送的药材也就还清了,她看重的姜棠这个人。 身上有股韧劲儿,和旁人是不同的,她若是一直待在永宁侯府,安阳反倒看不上了。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听着戏文。 一旁的诸位夫人便也安静下来,只说戏,不说旁的。 听戏听到一半,又有点心水果送过来。 这个时节的水果多是苹果香梨和柚子,其他的都已经过季了。等入冬了,这些果子都少见。 点心是锦棠居的,有千层和蛋黄酥。 摆的也精致,白瓷小盘子盛着,然后还有叉子,吃着方便。 在座的都知道锦棠居的东家是陆锦瑶,那里的点心贵是贵,却是极好吃的,想来利润也不低。 在座的大部分都去锦棠居打过麻将,也见过姜棠。看来这未来的侯夫人不仅眼红,还心眼小。 韩氏这招只能算做偷鸡不成蚀把米,郑氏专心看戏,但神情冷淡。韩氏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姜棠就是个普通人,而她给顾家当了十年儿媳妇,情分自然非一般人能比。 等看完了戏,永宁侯等人也下职回来了。 韩氏请大家去正厅入席,这回她倒是本分了许多,把姜棠安排在了客人那桌。 既然是侯府的客人,该与客人同坐。姜棠身边是世家夫人,因为安阳郡主等人的缘故,态度极为和善。 但吃饭之前,还有一遭,那便是小辈们祝寿献礼。 虽然已经上了礼单了,但贺礼不从前头送,而是当面送,以显郑氏子孙兴旺。 孙子辈先送礼,最先祝寿的是长房嫡孙顾宁远。 顾宁远送的是自己写的祝寿词。 他虽年幼,但已然习得一手好字。年纪小,说话一板一眼的,“祝祖母福寿绵延,寿比松柏。” 对这个长孙,郑氏是真心疼爱的,明明是她的寿辰,却赏了顾宁远不少东西。 顾宁远功课好,年纪轻轻就已经学了圣人书,又替父亲母亲祝寿,“母亲为祖母准备了万寿图,还亲自去普陀寺祈福,母亲希望祖母长寿安康。孙儿希望常常侍奉祖母。” 甭管这话是真是假,这么大一个孩子,用充满稚气的语气说这番话,哪怕是假的郑氏也高兴。 等长房的两个孙女给郑氏贺寿,就轮到二房了。 二房顾宁瑜才六岁,大抵因为他父亲是庶子,又隔了一层,郑氏很难做到疼爱,夸了几句就让人坐下了。 等小辈贺完寿,就轮到了大人。 韩氏准备的就是顾宁远刚才提到的万寿图,她不需说,儿子说了就此什么都强了。 接着是其他几房送贺礼,虽然珍贵,但不及她送的有心意。 刚刚被下了面子的难堪如今已经不复存在,韩氏承认自己是心急了些,没提前打听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