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43节 (第2/2页)
姜棠把菜单夹到本子里,生辰还有十几天,暂且不着急。等明儿安阳去火锅店,她可是答应请安阳吃饭了,明早要早点起。 次日一早,姜棠就去了火锅店。 快到中午时,安阳不是一个人来的,她带着表妹还有两个玩伴过来。 还悄悄和姜棠道:“过来给你撑场子,看你火锅店都开了许久了,你该早告诉我的。” 姜棠:“下回肯定早告诉你,给你们上菌汤锅,这个最是鲜美。菌菇多给你们放些,你一定要点炸豆皮和冻豆腐,萝卜也要点,这是最好吃的几样。” 安阳笑了笑,“知道了,你一会儿可得和一起吃呀,请我吃饭东家不在算什么。” 姜棠道:“那是自然,我一会儿就过去。” 安阳怕姜棠不来,只让安宁带着人先上楼,然后跟着姜棠去了厨房。 正午,客人不少,有两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在外头吃饭。 昨儿下的雪还没化干净,外面冰天雪地,不知有多冷,可这两人吃得热火朝天。 安宁只觉得两人分外眼熟,其中一人好像是户部尚书,对面坐的那个,似乎是大理寺寺卿。 安阳没急着告诉姜棠,而是走近确认了一番,还真是。 第82章 独自生活的第二十天 正午时分, 两人都穿着常服。 身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灰扑扑的炭炉子,里面火光是橙红色的,烧的很旺, 看起来十分暖和。 两人脸上不见丝毫官威,对坐着吃一个锅子, 把酒言欢。 若不是安阳见过两人,丝毫没办法把坐在街边吃锅子的人和刚正不阿的大理寺寺卿、老油头户部尚书联系起来。 安阳不动声色地看了两眼, 姜棠神色如常,看样子是不知道这两人的身份。 有这两人在,铺子用不着她多事cao心。 安阳越发好奇起锅子的味道, 到底是有多好吃,才让朝中重臣都过来吃锅子。 按理说, 官做到这个份上,应该什么好吃的都见过。 安阳冲姜棠笑了笑,语气中带了两分好奇, “这个天怎么还有人在外头吃, 不觉得冷吗?” 昨儿刚下的雪,雪还没化呢, 外头白茫茫一片。 有句话叫下雪不冷化雪冷, 说话都有白气,若不是知道这是姜棠的店,安阳定不会出来的。 姜棠:“这两个人是熟客,原在我家那边巷口摆摊时就常过来的,虽不是日日来, 但两三天总会来吃一次。一开始就是在外面吃的, 不过那时还没下雪, 现在有了门脸, 他们也不进屋,说是在外面好。有几次下大雪,还赶过来了,一边赏雪一边吃锅子。” 安阳心道,这得多大的瘾呀,下雪的时候她都不愿意出门。 “那这两人总一起来吗?” 姜棠也就早晨过来,具体的也不太清楚。 她问了刘大郎,刘大郎道:“不是,跟两人过来的人时常不一样。” 安阳心里有数了,那说明来这儿吃饭的朝廷官员不少,只是姜棠不知道罢了。 如此一来,就算以后有人眼红火锅店的生意,也得掂量着来。 安阳倒是不好奇这些官员怎么有钱来外头饭馆吃饭,做官的,只靠俸禄可不够养活一大家子人,就算不收贿赂,也有别的营生。 她跟着姜棠去楼上包间,原本想着等吃过饭再和姜棠说。但又一想,既然那些官员没言明自己的身份,姜棠知道,兴许会紧张局促,不知怎么对待。 为了吃饭来的,就好好吃饭好了,当做普通客人,谁都自在,姜棠不必管食客的身份。 那这事儿就过段时间再说。 姜棠跟着一块儿上去点菜,安阳按照姜棠推荐的点了菌汤锅,一旁安宁郡主要了羊rou和白萝卜。 还有位姚小娘子要了一份鸡蛋面,四个人,又都是女子,饭量不大的,这些就够吃了。 姜棠加了一份小酥rou和红糖糍粑,然后坐在一块儿等菜上来。 先上的是菌汤锅,并非寻常吃锅子用的铜锅,而是砂锅。 一盆浮着橙黄色油汤底是奶白色的汤,里面飘着大大小小的菌菇。 有的露出伞盖,有的露出胖乎乎的蘑菇腿。 汤冒着热气,烟气袅袅,汤一进门,香味就挤进来了,在桌上的时候味道更盛。 这个味道进门的时候、在街上的时候就闻过,如今再闻,觉得满屋子都是香味。 不单单是rou香,也不是从前常喝的高汤的香,安阳形容不出来,只觉得让人垂涎欲滴。 姜棠:“先尝尝汤,里面的菌菇是做熟的,也能吃了,尝尝看。” 一人盛了一碗,就等汤开上来才能煮rou。 安阳用汤匙舀了一小口,刹那间,鲜浓的味道包裹着舌尖,再吃一口菌菇,样子不同味道也不同。 有的脆,有的味道鲜甜。 同样是菌菇,安阳吃过的平菇、香蕈就没这些味道好吃。 她在心里算了笔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