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力能扛鼎 第174节 (第3/3页)
愣子作的——“形似夜来香,一塌糊涂黄。乍看直欲呕,尝尝倒也香”。 上菜的几个影卫都没走,战战兢兢地看着殿下舀起了第一口,咀嚼半晌,给了个两字评语。 “尚可。” 影卫们如蒙大赦地退出去了。 作料粉末磨得不细,吃一口,咬着个辣子;又吃一口,半粒茴香籽嵌了牙;再吃,又吃到一块很碎的猪骨渣子。 棕黄一滩,一勺子下去也分不出什么是什么,吃到后来懒得吐了,晏少昰索性面不改色地咽下去。 细品确实是rou香,只是香得古怪。想到这是那家伙亲手做的,倒也叫人心里泛起点柔软。 窗外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是今秋的第二场雨。 第164章 临近立冬,礼部得了好大一个清闲,要等到十月底的时候,才开始筹备宫里的除夕宴。 这程子没什么可忙的,人人捧杯热茶、拿份邸报,一坐一天。有时看报看得睡着了,哈喇子能流到领口去。 “不像话。” 瞧下官们死气沉沉的,尚书大人沉痛摇头。他巡视过一间又一间官房,瞧里边都差不多这德行,尚书灵机一动,借机整饬起了风纪。 一时间,礼部上上下下都精神起来。 每年开一回的铜匦焕然一新,凡是有想给公署提建议的、提意见的、举劾同僚的、公事不决需奏请长官裁决的,都能把信写成密函,放入铜匦中。 因为是匿名信,信里边可以直言不讳,铜匦一打开,便直陈尚书和左右侍郎,长官会立刻决断。 唐老爷总觉得这事儿会出麻烦,提防了几天,终究是在休沐前一日等着了,衙属来传话说尚书大人找他。 唐老爷深吸口气,理理官袍,快步去了尚书的官房。 “振之你来了啊,坐罢。”老尚书微微一笑,令人给他奉茶。 尚书年纪大了,礼部又从来没有往别部擢迁的惯例,尚书做到了头,也不能死占着不放,那会招皇上嫌,致仕大概就是这两年的事了。 人既没有远虑,也没有近忧,心态就平和。 老尚书逢人先露三分笑,把“中庸”二字修成了自己的处世哲学,即便是批评你,也不会当着你的面儿说难听话。 “振之啊,这是三封举劾信,交到我这儿了,你仔细看看。” 三封…… 唐老爷心重重一沉,抵着圈椅沉沉坐下,又逐字逐行地把这三封信看进眼中。 三篇文章篇篇写得鞭辟入里,透彻深刻,掐着臣工恶风的罪名往他头上安,罪名由重到轻依次是: 其一,侮圣言,逆忠直——还是说宫宴那回事。 当时殿内的官员全是三品以上的高官,除了尚书和二位侍郎入了殿,礼部别的下官都是在院里吹着风吃席的,没亲眼见着、亲耳听着殿内情形,传出来的都是只言片语。 举劾信中就凭这么只言片语,给他盖了个罪。 其二,玩忽职守,多次告病——信里列举了他这大半年告的假,刨去休沐,曾告假九天半,其中一半是因为家事,一半是因为心病,在家调养。 最滑稽的罪名是一条“傲上矜下,拒人千里”。这条说的是平时同僚们约喝酒小聚,请他三次,他也不定去一回。 连这都往上列,唐老爷真是笑都笑不出来。他想:得亏自己去得少,不然一条“耽于酒色”的罪名就又盖上来了。 尚书瞧他脸上似有不忿,虽然很快压下去了,可还是闪过了一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