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力能扛鼎 第189节 (第3/3页)
望着这条长队伍。 廿一没宫里消息来路,闻言,看向侧手边詹事府的小吏。 那小吏垂着眼睑说:“贵妃娘娘开了自己的私库,变卖首饰细软换成现钱,要尚衣监、针工局、巾帽局、京织造厂等五处,月底前赶造十万套棉服棉被出来,要给边关的将士添冬衣。” 太子眉眼一寒。 纪氏。 昨夜子时,军驿的信儿才入宫,父皇前脚看了军报,半夜急召大臣御书房议事,直到此时才下朝。中间的空档没半个时辰,纪氏从哪儿知道的消息? 除非父皇昨晚就歇在她宫里。可把朝事拿给后妃说,怎不是大患? 纪贵妃今儿一大早就忙不停当地彰显贤德,还赶在母后前边,出了这个贤名的头——京织造厂,轮得着她使唤?她代理后宫,竟是要把后权也捏在手里了! 太子冷着眉眼看了半晌,低声吩咐文吏:“去皇后娘娘那儿知会一声,问问娘娘的意思。” “喏。” 兄弟俩沉默地走出太和门,坐上马车各自回府了。 马车才起,影卫打马凑到车旁,低声道:“回殿下,姑娘的放映机已送抵二十多地,北六省各上府全送到了,只有山鲁拙跟着的那支队伍出了点岔子。” “他那队原是要送至大同府的,却临时折向,下了官道,斜斜擦过云中城,拐向了和林格尔——同行将士十几人,全与咱们的探子失去了联系。” 晏少昰蹙眉:“被抓了?” 影卫有点拿不准:“探子说……叁陆留了暗号,说是得了葛将家小少爷的信儿,前去探探真假。” 晏少昰腾地坐直了。 第175章 边关破了一座城的事儿,到底没在京城掀起什么风浪来。 京城百姓就像长在真龙脚爪子上的苔藓,上头有人给挡风,有人给遮雨,那些从上头漏下来的阳光雨露都得宜,能叫人吃饱睡香,便也懒得cao心离自己八百里远的边关事儿。 百姓们只会趁着茶余饭后的空当,掀起眼皮,看见满街的武侯挎着大刀巡视,看见五城兵马司依旧神气扬扬的,便觉安定得不得了。 至于边关打起了仗,呔,兀那撮鸟还能打到皇帝老子跟前不成? 如此想着,自然不把战报当回事,热闹了两天,百姓又安安心心逛起了瓦子。 至于城里突然涨了两文钱的米价,晦气地骂两声,该买还得买。 让唐荼荼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得知北元起兵,爹一下子从自己的苦闷中抽出了神,接连几天逐字逐行地通读邸报,带着义山还有牧先生琢磨北元形势。 他几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不懂兵谋不懂军政,也不知北境有多大,不知边关长什么样,对时局的思虑尚不如唐荼荼深,却很认真地读着邸报,三张脸全挂上了凝重。 趁着饭后,唐老爷还给夫人和子女开了个大会。 “宫里头,皇后娘娘和贵妃领头捐钱捐物,京城各商户也慷慨解囊。这是家国大义,你们需得明白,保家卫国不光是圣上与朝官的事,是咱们每一个人的事。” 唐老爷又忧心道:“十万套棉衣棉被,花费甚巨,织造厂不知得贴补多少。还有军费,一打起仗来,再充裕的国库也会伤了根底。咱家个个都要捐,我儿量力而行,捐二钱也罢,捐二两也罢,都是自己的心意。” 唐义山点头:“孩儿省得道理,这钱便由我替meimei们捐了吧,我平常吃用不是在书院就是在家里,没什么花向,我手头比meimei们宽裕。” 珠珠抓着他袖子往回扯:“不要哥哥的!我也攒了私房钱,我攒了半罐子铜板和银豆子呢。” 唐荼荼说:“我也不用,我手头也挺宽裕的,我捐五十两。” 全家人瞪着她。 “……少了么?”唐荼荼试探道:“不然,我捐一百两?……再多就有点rou疼了,虽说我存了不少钱,可明年还有别的花向。现在还不一定是持久战,等前线真的拉锯起来了,我一定慷慨解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