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力能扛鼎 第203节 (第3/3页)
”,拿杜仲的师门给他撑台面,这才能让医士听她的话给伤患冲凉水,才得以压着他们的不满与质疑,一直拖到杜仲赶来。 好处是杜仲一进门,年轻的医士唯他马首是瞻,不必再自证身份,面对各方刁难。 坏处嘛……万一杜仲治不好,唐荼荼怕是得挨门挨户地去伤者家里赔不是。 “有吃的么?” 唐荼荼:“有有有!” 杜仲用一盏茶的工夫洗净手脸,往嘴里塞了个煎饼果子,穿起白大褂回了偏院。 他一根木簪绾起头发,戴上并不好看的白帽,帽中心一个正红的“+”号,海南进贡来的橡胶手套往两手一罩,立刻有了名医风仪。 这些奇物,除了太医院有,跑京城里也是见不着的,医士们全看呆了。 唐荼荼这才顾上跟杜仲说情况。 “本地大夫说要先涂膏药,各家都有独门的灵丹妙药,有油膏,也有凉血药膏,涂胳膊上沁凉凉的,可我看伤者皮损很严重,拦着没让涂药。” “还有大夫竟说要用新尿一盏,找童子尿涂抹伤口,被我轰出去了。” “这几个伤者……我没敢碰,只用凉水一直冲——尤其这位,水管是在他身后崩裂的,烧得不成样子。这人是自己跑出澡堂的,夜里精神还好,疼得叫唤了半宿,喂了点止疼的散剂,天快亮时晕过去了。” 唐荼荼把那伤者背上盖着的湿布掀起。 杜仲的两个药童看到那伤,全倒吸了一口凉气。 烫伤太严重了,后背几乎没一块好rou,乍看是通红一片,血色透出了皮色,渗液与溃脓密布其间,唐荼荼掀湿布的手都哆嗦。 杜仲:“用什么水冲的?” 唐荼荼:“井水太冰了,我又怕里头有脏东西,是火上烧开以后再晾凉的。” 唐荼荼对烫伤的急救常识了解不多,只知道要冲凉水,她没见过这样表皮都被烫没了的,冲水又怕更严重的感染,勉强只想着一个把开水晾凉的办法。 “你做得对。”杜仲伸指在那人背上摸了摸,橡胶手套轻轻拂去他几片白皮。 “范围虽大,不深,烧在后背上倒也好,先清创吧——川贝你来,清到创面出血为止,从背到肩颈一寸一寸清过去,别遗漏。” “哎!师兄去忙别的吧。” 旁边一个药童应声,杜仲立马转去下一位伤者。 唐荼荼留在病床边多看了几眼,才知道什么“清到创面出血为止”,就是薄泠泠的、揭去这伤者一层皮,刮去溃脓,吸干净渗液。 昏迷的伤患愣是疼醒了,没力气嚎叫,一看托盘上血呼啦擦的纱布棉花,眼前直发晕,结结巴巴问了问自己伤情,又昏过去了。 十来位医士围着床站了两圈,两眼中射出满满的求知欲。 “医士”不是正经大夫,是还在县学念书的预备大夫。 这时代学医门槛高,不像后世一样分科,内外科、小儿科、妇科、耳目口齿五官科、针灸角法、体疗养生,他们要一齐笼统地学。 官学学制是五年起,可对大夫来说,五年时间远远不够培养成材出师——是以官学里虽然分出了医药门,招收的却是清一水的世医子弟,家里祖宗往上倒好几辈全是从医的。 这样的医士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提笔能写方子,落笔能针灸,只是他们还没考医试,没有正式行医资质。 昨晚这些年轻的学生提着医箱匆匆赶来,主动请缨帮忙照看伤者时,唐荼荼立刻把那群顽固不化的老大夫“请”出了县衙。 还是年轻人好,愿意听从道理,也愿意试试她的“冲凉水”一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