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不喜欢 (第3/3页)
,是个人选择性的回忆、蒐集有利细节,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资讯,来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设的趋势,当人们选择性收集或回忆信息时,又或带有偏见地解读信息时,他们便展现了确认偏误。」就像个百科全书一样,阿瑋详细的解释:「这个上网查的到啦,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这感觉好想有点熟悉欸。」毓芬望着天花板,努力的回想。 「因为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问题,只是有时候人不会去注意到。」 「这么一说好像真的有这回事。」绍诚点着头。 「而且,从那个时后我才发现到,讨厌、不喜欢一个人真的很可怕,你会无意识的放大那个人的缺点,并觉得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不顺眼。」阿瑋说。 「我知道!那个叫做『晕轮效应』,老师之前上课有说过。」绍诚突然激动的说。 「什么是晕轮效应?」毓芬问。 「又称光环效应,跟刻板印像有点像,也就是说,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是常常以既定印象概全。」阿瑋说:「怎么好像开始在教心理学啦,哈哈。」 「所以那件事还有下文吗?」凯杰问。 「没了啊,能有什么下文,每当发一篇爆料,除了会长在下面解释,还有他的朋友也会帮他说话,人数悬殊,风向一面倒,只是那些朋友说的话都跟内文毫无关係,看起来就只是为了挺朋友而挺的,那时候看了真的满傻眼的,现实的社会……」 「没有反对的一方出来说话喔?」毓芬问。 「哪敢站出来说话啊!看来你还没有遇过,要怎么讲呢。」阿瑋思考了一下:「这么举例好了,先不管那件事到底谁对谁错,现在正方势力,也就是会长那一方,已经有一些人公开表明支持了,没公开表明支持的人一定也有。相反的,反方势力,也就是爆料方,看起来只有一个人在靠北版上爆料,虽然不知道隐藏的反对人数是多少,但人数一定相当悬殊,毕竟人家是系会长欸,人脉一定广,如果在这个时候表态支持反方,你想,会不会被正方讨厌?慢慢的,在系上的人脉就缩小了,得不偿失。所以,当时就算真的有人支持反方,甚至是本身就讨厌会长的人,都不可能会在那时候发声的,跟我一样。」阿瑋滔滔不绝的说着。 「都没人知道真相吗?」毓芬紧接着问。 「事情的真相,只有他们两个当事人才会知道,其实一开始根本就不关其他人的事,有些人通常只是看跟谁关係比较好就往那边倒,即便不知道来龙去脉,但为了朋友,只好盲从。如果有人跳出来说:『我知道事情的真相啊!』那么我会想问他:『你到底是真的知道,还是只是听了一方的说词,却以为了解了全部,而开始带风向。』这是需要思考的。」 「大学生这么难搞喔?」绍诚那副苦瓜脸,臭的跟大便一样。 「哼哼,你现在才大二,有的是时间去慢慢体会,其实不管什么时候,你我的身边可能都有在发生类似的事,只差有没有察觉到而已,而且长越大,碰到的会越来越多、越复杂。」 「那『两条鱼』呢?」筱榛问。 「喔对,讲到这个,我就很干。当时原本想说有人把这件事说出来了,可以看看会长怎么解释,结果哩,隻字不提,完全没说到,让我超不爽,不知道是不敢解释,还是真的不重要,反而是我小题大作,别人的私生活,管那么多。」 「没办法,你喜欢洁玲嘛。」凯杰说。 「因为这个,我还去网路上找了一些关于『渔夫』的文章,看看其他网友是怎么想的,结果跟你们刚刚吵的一模一样,支持的男生反而还很多哩。」阿瑋无奈的説:「其中有一句,虽然我不喜欢,但是让我思考满久的,他说:『人家的私事管那么多,只要对方之后懂得收线,对那个女孩好、让她幸福不就好了吗?』。」 「听起来是有点道理。」毓芬说。 「唉,人性啊,虽然喜欢一个人会想要让她幸福,看到洁玲幸福的样子当然也为她高兴,可是脑袋都会一直想到钓鱼的事情,而打消了这个心情。逆火效应,没办法,除非有人能提出让我改观的信念,否则我真的很难去认同钓鱼的方法。」 「所以,就这样?」俊仁说。 「对,就这样,讲这些只是让你们知道我不喜欢他和为什么会不喜欢他,就这样,讲再多都只是我个人的主观,不太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