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同人家 第181节  (第1/2页)
    后面几天,贺实走哪儿都把闺女带着,一副生怕被人抢了的样子。    钟文姝看得啧啧摇头,然后趁着暑假乐呵呵招呼四果子和小正霖来自己家玩儿。    这么一招呼,上面几个已经长大的也跟了来,一时间院子里长满了孩子。    下班回来的贺石头:“......”    行吧行吧,小孩子总归还是要和同龄人一起玩儿的。    夫妻俩不算多努力,但确实运气不错,身边的贵人不少,小书然的人生起点已经是大多数人毕生达不到的终点。    所以,夫妻俩秉承着自由生长的原则,也没特意给小书然提前规划未来的路,反正只要不作jian犯科,以后想做什么随她便。    敏宝南月这两对夫妻显然也是这个想法,孩子的天性没必要刻意压制,喜欢什么就发展什么,毕竟人生是他们自己的。    闯与不闯,拼与不拼,只看个人。    于是乎,这么放任下去,钟文姝发现自家这个闺女的兴趣爱好简直就和敏敏一模一样,爱唱歌爱看书,还爱听人讲故事。    钟文敏惊喜得不行,根本不管她贺哥的眼神,带着小书然去看她那些珍藏书,姨甥俩的感情与日俱增,经常缩在一个被窝里分享心得。    感情上来了,钟文敏那些连钟文姝都没给看过的随笔,都拿给小书然看了。    小书然的世界被二姨推开了一扇窗。    钟文姝察觉到闺女最近有些不对劲儿,好奇问她怎么了。    小书然还有些懵懂:“mama,二姨为什么有那么多故事啊?”    钟文姝想了想,摸着闺女的头轻声道:“因为二姨经历多,记性也好,她能记得很多很多人的事儿。”    “很多很多?”    “对,很多很多。”钟文姝把闺女搂进怀里,“不仅是二姨,还有你大姨、舅舅他们都有很多故事。”    小书然双眼骤然发亮。    “然然想和二姨一样,想做听故事的人吗?”    “想!”    “那mama明天送你去陪太姥爷,咱们然然先听听太姥爷的故事好不好?”    “好~”    第246章 番外一:关于钟老    “然然想听故事啊?”钟老爷子依旧盘着核桃,笑眯眯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期待的小辈,又瞧了瞧不知何时凑过来的姐弟仨,“那可不是一两天能讲完的。”    “那我天天带着然然来。”    “行啊,你们不嫌烦就来。”老爷子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像哄小时候的孙辈那样,剥开糖纸递到小书然嘴边。    待后者吃下肚,苍老的声音带着回忆缓缓展开:    “故事可长喽,那是一九一零年......”    一九一零年,是清末,也是钟树亭出生的那一年。    记忆中家里有很多人,什么叔叔姑姑堂哥表姐,来来往往谁是谁根本记不住。    但是不知道从哪天起,似乎是等他会跑会跳,可以认人了,家里的人反倒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那么几张脸。    钟树亭想不明白,跑去找总是跪在佛像前不知道在求什么的祖母,问其他人去哪儿了。    祖母不苟言笑,但最疼的就是他。    苍老的手把他抱在怀里,告诉他:“树大分枝,外面也不太平,大家都走了。”    “去哪儿啦?”    “哪儿都去。”    “那我们不走吗?”    “祖母不走。”    “为什么?”    祖母笑了,把他搂得更紧:“因为祖母是旧时代的人,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喽。”    年岁尚小,钟树亭不知道什么是旧时代。    “旧时代是过去的时代。”    “那现在是什么时代?”    “现在是民国。”    钟树亭还是不懂,但他看见了祖母的脚,接连做了好几天的噩梦。    后来他才知道,那叫三寸金莲。    【那是一九一五年,他五岁】    他们确实没有走,父亲带着人把家里的铺子都出手,只留下了一个供营生的,又带着他们从大宅子搬去了小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