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41节  (第2/2页)
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娘娘,外面天寒风大,还是回屋吧。”    一旁的侍女关切地说道。    宁妃微微摇头,抬手,指了指梅花,说道:“梅花犹然有开时,而本妃呢?”    自太祖五月驾崩,至改元建文,半年多的时间里,自己能见到皇上的次数,不过一手之数,而皇上,更是不曾留宿过钟粹宫,甚至连到访都没有。    心已成灰,冷落如雪。    “宁妃娘娘,皇上有请。”    一个太监匆匆跑了过来。    宁妃眼神一亮,连忙整理好衣襟,紧走两步,问道:“皇上在何处?”    “回宁妃话,在尚膳监。”    太监恭谨地回道。    “尚膳监……”    宁妃脸色有些不自然,毕竟,尚膳监是吃饭的地方,不能发生点别的故事。    “烦请公公转知皇上,本妃今日身体不适,便不去了。”    宁妃抬手,扶了扶眉头,柔弱地说道。    太监看了看宁妃,施礼后便退了出去。    一旁的侍女见太监走了,焦急地问道:“娘娘,皇上有请,您为什么……”    宁妃瞥了一眼侍女,秀美微蹙,悲苦地说道:“去了又如何?”    在这深宫后院,没有皇上的恩宠,便如路边的野草,枯荣无人在意,生死无人留步。    见了,又如何?不过是一面相逢,擦肩而过,再无瓜葛。    他不会问自己冷暖,不会陪自己风月,他将一切的宠爱,都给了皇后。自己只能在这钟粹宫,朱颜暗换,一个春秋,再一个冬夏。    尚膳监。    朱允炆看着往面粉里倒水的马恩慧,总是想笑。    一会水多了,加面粉,一会面粉多了,又加水,这才没多久,一大盆子都要盛不下了。    着急的马恩慧也不敢看朱允炆,红着脸,握着小拳头砸面团,刚刚发过话了,自己准能和好面。    “哎呀,皇后,这盆子是不是有点小了?”    朱允炆憋笑,凑到马恩慧身旁,说道。    马恩慧眉头满是细汗,哼了一声,不认输地说道:“可不是,谁让内监做这么小的盆,如何和面!”    尚膳监的人听了都要晕过去了。    皇后大人啊,这盆再大,就成缸了啊……    “要不,我们分三个盆?说不定宁妃、贤妃也会来的。”    朱允炆提议道。    马恩慧脸更红了,连连点头,在朱允炆的帮助下,将面团分了三分。    “贤妃见过皇上,皇后。”    贤妃张氏见过礼之后,便也走了过来,看着穿着围裙的皇上、皇后也不惊讶,这两口子,在内宫一直都比较放肆,不在乎宫廷规矩。    原本马恩慧是很重视礼仪的,也不知道怎么,被皇上带坏了。    果然是近朱者赤,近皇上者放肆。    “贤妃来了,正好,快帮帮——呃,让皇后教教你,如何和面……”朱允炆感觉到了马恩慧幽怨的眼神,连忙改口。    贤妃咯咯一笑,从侍女手中接过围裙,系在腰间,净着手,说道:“那皇后可要好好教导下臣妾……”    “来,meimei先和这盆面,本宫给你看着。”    马恩慧知贤妃是安徽人,喜面食,便猜测对方应知晓和面之法,自己不会,又不能说出来,只能现场学习了。    贤妃并不简单,一边和面,一边对马恩慧解释道:“这面要劲道,总需要多揉下,表面光滑了方好。先从中间,再折两头,然后反复揉……”    马恩慧感激地看了一眼贤妃,开始对付起自己的面团。    朱允炆双手持菜刀,剁着rou馅,一名太监走了过来,禀告道:“宁妃身体不适,不来了。”    用菜刀将rou馅再次收拢,朱允炆对太监问道:“身体不适?可是染了风寒?请御医看过没有?”    太监犹豫了下,说道:“咱家不知。只是咱家到的时候,宁妃正在赏梅。”    朱允炆呵呵笑了起来,猛地将菜刀剁在案板上,擦了擦手,对双喜说道:“宁妃这是心中有怨言了,你去请吧。”    双喜答应一声,便匆匆离去。    马恩慧看着朱允炆,说道:“宁妃素来多才,性情孤傲一些,皇上可不要往心里去才是。”    朱允炆拿起宫女托盘上的锦帕,给马恩慧擦了擦眉头的汗水,笑道:“是朕冷落了宁妃和贤妃,有点小脾气,也是应该的。宁妃清冷如梅,贤妃温婉如月,皆是极佳的女子,只是这大明事务纷杂,总无心旁顾其他。贤妃,莫要怪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