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 第255节 (第2/2页)
个深谈之后,老队长就动了念头,要把压箱底的袖算拿出来做抵押,借一些钱当本钱。 这个家里还是老队长说了算,尽管何桂枝不愿意,老队长还是把传家宝给拿出来,并且送到了元妮家。 当这件东西放在堂屋桌上的时候,姥姥姥爷的眼睛都睁大了。 小辈们不知道袖算,他们两个老的可是知道,要知道,老队长家是有传承的,他家祖上出过一个金算盘账房。 帐房先生,顾名思义就是算账做账的,也算是半个文化人了。 古代算账全靠算盘,老队长家的祖上有绝活,那就是袖算。 什么是袖算呢?就是算盘不用摆在桌面上,而是戴在手腕子上。 会袖算的账房,耳听伙计报数,双手笼在袖筒里,随口报来,就是正确的账目,因此很得东家器重。 其实这是个障眼法,在账房的手腕子上戴着特制的袖算算盘,伙计报数的时候,帐房先生用手指拨动算盘珠计数,就可以算出账目来。 用现代的观念来解释,就是掌握了算盘的盲打技能。 袖算什么样呢? 相当于把算盘环形衔接起来,头尾相连,然后缩小,大小差不多刚好套在手腕上。 “你家真有金算盘啊?”这个问题在姥姥心中盘横己久,她一开口就问出来了。 在一个村里住了那么多年,打是光屁股小孩的时候,大家伙就说老队长家有金算盘,可他说什么也不肯承认。 后些年闹腾的厉害了,就没人提这事儿了,害怕给老队长家招惹祸事。 要是老队长一辈子不把金算盘拿出来,姥姥还以为这是个传说呢。 “其实这不是金的,这只是鎏金的,要是纯金的,我早都卖了。”老队长说了句实话。 黄金在任何年代都是硬通货,可他家祖上传下来的袖算,只是表面镀了一点金,所以只能卖传承。 姥爷拿起袖算仔细端详着,嘴里啧啧赞叹,且不论值钱不值钱,这玩意儿做的可真精致。 姥爷看完了,大舅舅又接着看,猫蛋狗蛋,四个小孩没有看的资格,主要是害怕他们毛手毛脚,把东西给弄坏了。 最后,袖算传进了元妮手里,她细细摩挲一遍,根据手心的热度给断了代,“这是老物件,是明朝的吧?” 这回轮到老队长惊讶了,“妮儿,你咋知道?” “妮儿大学就是学这个的,她上手一摸,就能说出道道来。”一提起外孙女,姥姥就特别自豪。 “上大学好啊,是得上大学。”没想到元妮儿有眼光,也省得自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老队长暗自松了口气。 “咱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不说那些外道话,你带着传家宝上门,是有事儿吧?”姥爷体贴的问道。 以前在生产队的时候,老队长可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说句不好听的话,他老人家把脚跺一跺,红旗大队也要抖三抖。 如今却卑微的拿着传家宝上门,这对比太强烈,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姥爷有些不忍心。 “是有事儿,我想做点手艺活,需要本钱,用这个算盘做抵押,能不能借我五百块?” 说完这些话,老队长就紧张的用脚趾抠地,生怕被拒绝,毕竟这算盘不是纯金的,只是镀金的生铁疙瘩。 陈家人都看向元妮,老队长有些搞不懂,借钱这样的大事,为啥要盯着一个小丫头看? 不过大家都盯着看,于是他也盯着看…… 袖算这种东西,完全是民间流传的工艺品,要论价值的话,主要看材质,工艺和背景。 明朝的工艺品,还是鎏金的,且有民间特色,按照京城的市场价来估算,应该不低于千元。 所以说,老队长这个报价,是严重低估了袖算。 元妮开口了…… 第378章 到底出了什么事 元妮是个公正的人,她不缺这两个钱,更不会在关键时候卡老队长的脖子,“袖算值一千块,你要以此为当的话,可以借你一千块。” 老队长吃了一惊,“这是鎏金的,不是纯金。” “你是嫌多怎么滴?放心,谁也不会卖了裤子贴补你,妮儿说这东西值一千块,那就肯定值一千块。”姥爷说道。 老队长盘算了一下,“借的多还的多,我不要那么多,给我六百就成。” 借的再多,他也盘不起门面,只能摆小摊子,老队长想干的活是钉鞋,不是他钉,而是让陈大勇去钉。 这个活不需要太大力气,成天坐着不动,只要穿暖和一点,陈大勇也能干。 现在的皮鞋可金贵了,除了要打鞋油,鞋跟也要定期保养,保养的手段就是钉鞋掌。 新皮鞋一到手,讲究的人就会去找钉鞋的,让师傅在后跟上钉一块皮子或者是专用鞋掌。 这样一样,走路的时候就先磨皮子,损伤不到鞋跟,等皮子磨的差不多了,可以再钉一块。 除了钉鞋掌,还有些鞋面开胶开帮的,也得找修鞋师傅处理。 这个买卖,稳赚不赔,就是前期投入多一些,需要买一些钉鞋专用工具,以老队长家的情况,是多一分钱都拿不出来,所以老队长才会借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