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 第120节  (第2/3页)
遗憾,群臣反对,大长公主心思也不在皇位上。    先皇临终前,只得将皇位传给了大长公主的亲弟弟,也就是当今圣上。    他本意是想用血缘羁绊着大长公主,希望她能看在亲弟弟的面子上,于政事用兵之途多多指点他,却不料,今上先起了猜忌。    一个能文善武的大长公主,和一个迫不得已之选的皇帝,哪怕大长公主从无夺权心思,今上也时时刻刻忌惮着,万一jiejie就转了主意呢?    莫拉阿嬷的手记上记着,她是在宫宴上被今上下了毒手。    今上在她的酒水里落了剧毒,将人丢出去前,又怕毒得不彻底,叫人挑断她四肢筋脉,又在要害处连刺数箭,最后才扔去护城河。    不知是先皇在天之灵,还是老天都看不过眼。    哪怕身受重伤,莫拉阿嬷被被水流带着,被一个草原来的行商捡到了。    可惜她在河水中漂泊时,不幸被树枝刺到了眼睛,这也是为何她一只眼睛瞎掉,且周围全是狰狞伤疤。    捡到莫拉阿嬷的草原行商是族里的巫医,费劲心思才将她救回来,在征得她的意见后,将她带回草原,又带回拔都儿部。    经此大难,莫拉阿嬷早没了曾经的诸多抱负,能在塞外了却余生,便是她毕生所愿。    对于致她沦落至此的亲弟弟,莫拉阿嬷怎能不恨。    但她亦记得先皇对她的培养和信任,记得无数大越百姓对她的拥戴,大越是个崇尚男尊女卑的地方,她却能以女身立于朝堂征于沙场,这皆是先皇对她的偏爱。    先皇驾崩时,曾拉着她的手说:“你弟弟是个眼窝浅的,你多帮帮他……大越的江山,不该毁在他手上。”    她不愿因一己之私扰得天下动荡,而留在草原,就是她最大的忍让。    在手记的最后两页,莫拉阿嬷写了留给明窈的话。    看那字迹还很新,多半是最近几日留下的,而老人手脚塌软,写出的字也不如之前规整好看了,还有好多地方落了墨点,模糊看不清晰。    “公主曾于边城救回无数贵女,若无意外,皆属明宗所为。”    明宗便是大越天子的名讳。js    明窈脑中嗡鸣不断,她用力晃了晃脑袋,强求自己看下去。    “我与他多有争执,起因便是发现他发卖后宫妃嫔……堂堂一国君主,觊觎辽远疆土,偏不求上进,只寻歪门功夫,他与外家联手,送后妃至边外,欲使美人计,不战而胜。”    “愚昧之极,可笑之极,却也实属他能做出之事。”    “只我不知,时至今日,竟有无数贵女遭害……只不知这是明宗命令,又或手下人私下行事,可怜我大越皇朝,到底要败在他手上。”    但不管被拐卖的这些贵女和大越皇帝有没有关系,是他开了这个头,也是他叫无数后妃贵女受尽折辱。    也对,能肆意挑起边关争端,又能送和亲公主求和的人,怎么也不该是一个英明之主能做出的事,只大越皇帝之荒唐,实在超出人伦。    手记的最后一页,莫拉阿嬷收起满腔怨怼。    “公主乃大福之人,愿公主同首领琴瑟和鸣,愿我拔都儿部长盛无衰。”    大长公主,那是存于史书中的人物,她离开得太早,四五十年后,大越民间早没了她的传说,皇宫里大长公主更是禁忌,以至明窈从来不知这个人物的存在。    出于皇家,又毁于皇家,大半生生活在草原。    所以莫拉阿嬷既会草原话,又懂得大越话。    狄霄轻声说:“我的大越话,以及族里许多人的大越话,都是莫拉阿嬷教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