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大明_箱子里的大明 第3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箱子里的大明 第371节 (第2/3页)

绝不给您下绊子。”

    白鸢微笑:“那就好,那就好。”

    刘八万这下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了,该看的都看到了,该说的都说了,对着白鸢抱了抱拳:“白善人,这边的情况,在下都看到了,这就回县城去向县尊大人汇报。咱们孟津县一定会尽快挖开通向横水镇的陆路,咱们今后,多亲近亲近。”

    白鸢:“好!”

    刘八万率人下了鹰嘴山,回到横水镇,这边已经给他留下了二十个泥橇,刘八万一行人登上泥橇,在漫天的黄泥巴里划呀划呀划,回到孟津县城,向县令复命去了。

    县令听完白鸢在鹰嘴山搞的事儿,仔细想了想,似乎,好像,听不出来有什么大毛病。罢了,别管了,有毛病又怎样?自己还管得了不成?

    现在要管好这个受了灾的县城,都已经竭尽全力了。

    第639章 朱存机的煤矿

    西安灞桥煤矿,有两个矿坑,分别由两个工厂在管理。

    一个叫“灞桥煤窑”,一个叫“灞煤一厂”。

    一看这命名方式就知道了。

    “灞桥煤窑”是秦王府的产业,从数百年前开始,就由秦王府在负责挖掘了。

    “灞煤一厂”则是高家村的人来了之后,秦王府让出一个有矿脉的地方,由高家村的人从零开始挖出来的一处煤矿。

    由于秦王府与高家村李氏暂时处于“合作状态”,所以高家村不光在“灞煤一厂”里使用了最新的技术,同时也将这些技术应用在了“灞桥煤窑”里面。

    由一个齿轮组拉动的滑轨小车,从矿洞门口直通地底,能帮助煤矿里的工人们用最快的速度将煤矿石送出坑外,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使得秦王府那古老的“灞桥煤窑”产量爆增。

    一开始,秦王府还乐于交出所有控制权,让高家村的地管理两个煤矿厂,秦王府只负责分走四成利润就行。

    但是……

    人这个东西啊。

    几个月之后,秦王府的人感觉自己已经学会了高家村的技术,而且还觉得高家村的人管理得太温柔了,所以他们就开始频频试探,想要夺回“灞桥煤窑”的实控权。

    而李道玄一开口,高家村就真的将这个煤窑的管理权还给了秦王府,撤走了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秦世子朱存机大喜,立即派来了自己的管事,接管煤窑。

    不过……

    从那一天开始,朱存机的恶梦就开始了。

    新来的管事,新官到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就是——克扣工钱。

    在管事的眼中看来,土包子工人们居然一个月赚三两银子,真是太便宜这帮子土货了,于是随便找了点莫须有的理由,就把工人的工钱扣成了二两。

    至于扣出来的那一两银子,当然就收入了掌柜和管事的腰包。

    煤矿工人们被这样一扣,当然不满,大量辞职走人,不愿意再待在这个厂子里的,全都跳槽去了高家村实控的“灞煤一厂”。

    第二,管事的第二把就跟着烧过来了——吃空饷。

    这可是军队里的武将们拿手绝学,一千人的编制,只实招六百人,多余的四百人的军饷全部进武将的腰包。

    现在这一招直接套到了煤矿头上,辞职走人的工人造成了的职位空缺,但管事的并不去招募新的工人,而是任由那位置继续空缺着。

    这些空缺位置的工人的工钱,当然就落进了管事的腰包。

    但如此一搞,煤矿工人少了,煤矿势必会减产。

    减产了又该怎么办呢?

    那当然就是第三把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