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箱子里的大明 第438节 (第1/3页)
洪承畴是个能臣,这一点他也是知道的,但是让一个大臣手握如此大的权柄,还坐镇潼关要地,他就有点无法接受了。 万一这洪承畴要造反的话怎么办? 左思右想,朱由检拿起御笔,作出指示:“作战不力,定是领军大将不用心,现派太监陈大奎、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为内中军,分别出任曹文诏、张应昌、左良玉,邓玘四镇的监军。” 只要朕派了太监去看着,这些军队就一定会乖乖用心打仗了。 一定是这样的! 正想到这里,外面跑进来一个太监,急道:“皇上,大喜事,大喜事啊。” 朱由检最喜欢听喜事:“快说。” 太监道:“四川总兵邓玘麾下大将杨遇春,在追击紫金梁的时候,中计,被伏兵所杀……” 朱由检:“混蛋,这哪里是喜事?你是想气死朕吗?” 太监大汗:“奴才还没报告完……” 朱由检:“继续!” 太监赶紧道:“邓玘率军赶去为杨遇春报仇,挽开五石大弓,于两百步之外,一箭射中紫金梁咽喉,将之射杀了。” 朱由检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就好似坐上了一台喷射机。 不过,刚嗨了两秒,他就感觉到哪里不对劲。 黑着脸道:“五石大弓?两百步外一箭射中紫金梁咽喉?” 太监满头大汗淋漓而下:“这个……奏报里面是这样写的。” 朱由检怒:“混蛋,一个个的,奏报写得跟小说似的。紫金梁究竟死没死?这奏报究竟是不是真的?” 太监冷汗直流:“奴才也不知道。” 朱由检:“去查,仔细的查查,朕要知道紫金梁是不真的死了,究竟怎么死的,别再拿小说来糊弄朕。” 太监跪退。 这个太监刚退下呢,外面又进来一太监:“皇上,延绥巡抚陈奇瑜,有紧急军情奏报。” 朱由检:“拿来朕看。” 他翻开奏报,定睛一看,顿时倒抽了一口凉皮,只见这奏报里写着:“据参将罗希所述:石将军率一千名火铳兵,轮流开火,打了四轮,只用了十息的时间,便将蒙古骑兵打得溃不成军,狼狈逃窜。” 朱由检:(╯°Д°)╯︵┻━┻ 朱由检怒吼:“十息时间打了四轮?他用的什么火铳打得这么快?小孩子的弹弓吗?十息就能打败蒙古骑兵的话,秦始皇当年还修什么万里长城?” 太监们吓了一跳,赶紧跪下去,满地捡散落的奏章。 朱由检:“越来越过份了,越来越过份了!气死朕了!气死朕了!” “报!”一个太监走了进来:“陕西巡抚王顺行有奏报……啊?皇上您这是在做啥?” 朱由检正在气头上呢:“奏章拿来,王顺行是个靠谱的,他肯定不会乱写些东西来气朕。” 太监双手递上奏章。 朱由检翻开奏章一看,陕西巡抚王顺行说,有一个姓李的员外,在西安城郊外修了一条铁轨,长达千里,经过几十个州县,直通河东城。轨道上置一大铁车,重几十万斤,可一次载上千人,日行千里,轻轻松松就能将人从西安送到河东城。 “噗!” 朱由检一口郁气喷出老远:“哇呀呀呀呀!王顺行匹夫老儿,安敢如此乱写奏章?无法无天了,一个个的,全部都无法无天了。朕连一篇真正的奏章都看不到了,所有官员都在瞎写,都写小说来糊弄朕是吧?” 太监们:“皇上息怒。” 朱由检拍着桌子怒吼道:“把参将罗希革职!巡抚王顺行革职,全都换了!” 太监们大汗:“皇上,参将罗希也就罢了。那王顺行巡抚陕西,做得很好的啊,陕西乱局,被他管得妥妥的,连流寇们都消停了不少。” 朱由检:“那也不是他的功劳,只是流寇跑进山西了而已。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