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箱子里的大明 第464节 (第3/3页)
但这一次的电影,却让老百姓们直接面对了建奴给大明朝带来的伤痕与苦难。 《穆桂英》里的北虏,是早就已经进入了历史尘埃的过去,但《大凌河边军一小兵》里的建奴,却是现在实实在在的敌人,还很鲜活。 “我要去参军!将来好收拾建奴。” “我也要去!” “咱们一起去,能跟着禾教习一起对付北虏,那多帅气。” 随着电影的反复播放,一场接一场的烘托气氛。高家村本村和蒲州两地,参军人数大涨。 而且,片中“禾教习”那种不顾生死,也要维护正义的形象,也使得老百姓们对军人的看法大大改观,“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个观念,开始被扫进垃圾桶里。 …… 量产型三号机,走进了花花世界明星事务所,坐到了老南风的面前。 老南风这时候正在数钱呢…… 电影的暴卖,让他赚了个盘满钵满,这么大一笔钱,他当然要用来吃香的,喝辣的,享尽荣华富贵。他老南风也没什么高尚的追求,只爱在花花世界里享乐。这一点,其实和朱存机蛮像的。 见到李道玄来了,老南风赶紧行了一个大礼:“多谢天尊,您让女仙王帮末将做的电影,大卖特卖,末将这几天数钱都要数得手抽筋了。” 李道玄笑:“赚了钱,可别忘了自己的使命。” 老南风表情一肃:“末将明白!天尊制作这个电影,可不仅仅是帮末将赚钱的,更重要的是为了征兵。” “嗯!”李道玄:“所以,你的几个分剧场,现在建设得如何了?” 老南风嘿嘿一笑:“高家村本村的分剧院,已经开始投入使用。河东道、韩城、澄城县、合阳县的分剧院,都已经快要完工,只有那个……咳……西安城那边碰到了一点困难。” 李道玄:“哦?西安那边怎么了?” 老南风:“西安城的布局太老成了,已经没有什么多余的发挥空间,属下实在找不到一块合适的空地来建设大剧院。” 李道玄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个事啊。 西安可是数朝古都,从唐代的时候就已经“京城繁华地,轩盖凌晨出。”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越繁华的地方越不好搞开发”,光是想想那一排排的老房子,就够得头痛的。 李道玄:“主城区里搞不了的话,那就重新把关厢搞起来嘛。” 明朝中期的时候,狭窄的西安已经容不下经济的繁荣,长安城的四个城门,都向外延伸出去了一小块繁华的区域,被称为东南西北“四大关厢”。 可惜的是,到了天启和崇祯年间,由于陕西大饥荒,经济崩溃,原本因为繁华而延伸出去的关厢,现在又跟着经济的衰败而一起衰败,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高家村搞的“西安东站”火车站,就是设置在东城门外的关厢废墟旁边的。 老南风:“天下大旱,匪盗横行,虽然在咱们的努力下,陕西现在的情况比前些年好了很多,但老百姓还是怕啊。想在傍晚时间,天都快黑的时候,把他们从主城里拉出来,到关厢里活动,还是很困难的。” “嗯!” 李道玄道:“所以,关厢需要拥有非常多有吸引力的东西。电影就是其中之一,再把夜市也搞起来。我去知会一声高家村委会,让三十二把高家村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搬到西安的东关厢里来卖,是时候记西安人也体验一下高家村本村的生活品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