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箱子里的大明 第526节 (第1/2页)
崇祯八年,初。 凤阳! 凤阳又名帝乡,是朱家龙兴之地,朱家的祖坟,就在此处。 自古以来,我朝人就有乡土情节,一旦升官发财,总会想要回归故乡,拿出钱来帮助家乡建设,帮助父老乡亲脱贫。就算不帮家乡发财,但回家撒一波赏钱也是要做的嘛。 所以才会有“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样一句话。 意思就是叫你发财了得回老家装逼,如果不回去装,就等于没有发财一样。 这件事全天下人都在践行,唯有老朱家不把这个当一回事。 凤阳作为帝乡,老朱家却没有好好经营,不但没有让凤阳老百姓富裕起来,反而加倍盘剥,弄得凤阳民不聊生。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营八大王来了! 凤之穷民,远几百里相邀,具以册授贼:某家富厚,某处无兵。 八大王通过这些穷人,才知道凤阳的情况,原来朱家迷信风水,凤阳居然没有修建城郭,这和一个美女喝醉之后,脱光光了躺在面前有什么区别? 君子也许还会给美女披上衣服,送她去安全的地方。而歹徒嘛,正好…… 崇祯八年正月十五日清晨,大雾弥漫,西营八大王率领扫地王、太平王两部,突袭凤阳。 凤阳留守朱国相仓皇领兵迎战,被击杀,官军被歼四千多名,剩下一千五百名跪在地上“口呼千岁”,乞求饶命。凤阳知府颜容暄见头势不好,换上囚服躲进监狱。 贼军跑来释放犯人时,将颜容暄查出,杖杀。 西营八大王树了个旗帜,上书“古元真龙皇帝”,放火烧毁了皇陵享殿和龙兴寺,连朱家的祖坟也顺手挖了…… 第883章 曹文诏来了 京城,御书房。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情,仿佛坐上了一台喷射机。 就在刚刚,他翻到了一番奏报。 蒙古鄂尔多斯部落,原本打算向建奴投降。但就在这时候,各部落内部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叛乱。乌审部落异军突起,夺取了鄂尔多斯的话语权。 而这个乌审部落,不愿意向建奴投降。因为他与大明边军,驻守王家岔古堡的参将石坚打过一仗,被石坚在王家岔古堡狠狠地教育了之后,畏惧大明,不敢与大明为敌。 乌审掌握了话语权之后,鄂尔多斯部落已经不再入侵河套地区,边境线上一下子就安宁了下来。 看到这样的消息,对于朱由检来说,简直就像黑夜里看到一束光!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哈哈哈!石坚这个人,真是不错啊。”朱由检好久没有笑过了,这次却笑得很开心:“每一次战报里要看到石坚这个名字,都是打胜仗,好啊!太好了!以前就只有洪承畴能让朕这么省心。” 大太监曹化淳在旁边微笑道:“能为皇上省心的臣子,才是好臣子。” 朱由检:“升!再给他升一升。有啥好位置给他挪一挪?要不,让他去河南剿剿匪?” 曹化淳尴尬地道:“皇上,石坚坐镇延绥边镇,才能让蒙古人畏惧听话,您要是把他挪去河南,那蒙古人岂不是又故态复萌了?” 朱由检:“……” 这倒是个问题。 朱由检道:“那好,把他升为延绥总兵吧,让他继续坐镇延绥,替朕看好蒙古人。” 曹化淳松了口气,心中暗叫:还好还好,皇上这次没乱来。这时候调走石坚,蒙古人非得再闹不可,难得他聪明一次,这届皇帝太难带了。 朱由检心情美美哒地翻开了下一篇奏章…… 是户科给事中顾国宝送上来的,弹劾五省总督陈奇瑜贻误封疆大事,使得流寇逃出包围圈,祸害河南。 再翻下一篇,陕西巡按御史傅永淳也弹劾陈奇瑜虚报了斩敌人数,身为五省总督,身负重任,但却纵寇、玩寇、溺职、欺君。 朱由检的心情,就像坐上了一台跳楼机。 “为什么?”朱由检怒:“除了石坚之外,就没有人给朕看一篇捷报?” 曹化淳不敢说话,任由朱由检一个人生气。 朱由检怒吼:“把陈奇瑜遣戍!” 曹化淳:“遵旨。” 朱由检又吼:“流寇现在何处?” 曹化淳:“贼军现在齐聚河南荥阳。” “荥阳?”朱由检:“总觉得,这个地方离某个朕很熟悉的地方很近,究竟是哪里呢?” 正在这时候,外面一个太监飞也似地跑进来,跑得太急了,进门的时候在门槛上绊了一下,噗通一声摔倒在地,脸在地板上磨了一下,磨掉好大一块皮,鲜血淋漓。 看得朱由检倒抽了一口凉皮,感觉自己的脸都痛了起来。 那太监顾不得脸上的疼痛,惨叫道:“皇上,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朱由检:“?” 太监:“流寇突袭凤阳,烧毁了皇陵享殿和龙兴寺,挖了……挖了……皇上的……祖坟。” “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