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6章 (第2/2页)
那从不离身的逍遥令和在边州那日那时暹毅迟韶所给府牌。 不同材质,不同令牌,却是同样的深沉之感。 黑色,一种神秘的颜色。 看着一眼,又将逍遥令重新装回荷包内,揣入怀内,而将那府牌别至了腰间。 苏娆动身。 苏小姐休息的可好。 刚出来屋,迎面竹先生和惠善大师走来。 当即,苏娆眉间微微一拧。 苏娆并不知竹先生未曾随云霁一起离开,此刻见着竹先生,不自知的便蹙起了眉头。 这是一种自身已形成了习惯的本能反应,对云霁竟又未带上竹先生而心中恼火的反应。 云霁已离,竹先生怎还在此处? 此言疑问,面露疑惑不明,心中却是一息明白,怕是和瑜皇有关系。 只是竹先生开口,却不如苏娆所想。 竹先生之所以未曾随云霁一起走,是因为惠善大师。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竹先生一生追求医道,他已跟随在云霁身边九年有余,而今既已外出,便想着与惠善大师一同结伴游历一番,或许就会找到别的法子来治疗云霁。 原是这样。 如此理由,苏娆不相信,一点都不相信,可既然竹先生都这么说了,那么苏娆自也不会去揭穿竹先生。 云霁和卫皇的交易,竹先生他能救卫皇与否,对她所做之事都无弊端。 倘若竹先生能戒掉卫皇所中丹毒药瘾,对她更有利,她便不必暴露自己的医术。 先生和大师远游,苏娆也要离开了,便就此告辞。 云霁扔下苏娆离开,他已走,那么苏娆自然不会逗留,继续停留这清风榭中,便与竹先生和惠善大师告辞。 苏娆与竹先生和惠善大师也只是因为云霁方才认识,也就是比陌生人要熟悉一点的认识关系,却算不得多么熟络,也没有什么其他话多言。 微微屈膝,对竹先生和惠善大师见礼,礼数周全,一点没有她那苏家丑女所有的纨绔性子,乖张姿态。 在竹先生和惠善大师这等远离喧嚣、心明通透的高人面前,苏娆没必要伪装,而且她什么性子,此二人怕早就明了,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告辞,先一步离开。 世间万千因果,缘起即是缘灭,缘灭又乃缘起,是因是果,皆在其心。 苏娆离开,不知惠善大师竟如此一声叹息。 阿弥陀佛 老衲赠于苏施主的那一方锦囊,想来苏施主怕是从未曾打开过啊! 第266章 风暴即将起(五) 观阳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