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_第2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2节 (第3/3页)

隆基看着奏疏上的几行字,面前似乎浮现出了那位为他竭尽一生,如今病重在床的迟暮宰相。

    如今,他的这位右相字字泣血乞求再见他一面。这张奏疏上的字与以前他曾见过无数次的字迹不一样,应当是旁人代笔,只有末尾那一个署名,是李林甫的字迹。

    李隆基知晓李林甫已经时日无多了,他终究还是心软。开元年间的老人越来越少了,李林甫再没了,他身边就再也没有一个老人了。杨国忠、安禄山,这些都是天宝年间才被他重用的新臣。

    李隆基叹了一口气,忆及当年,他也不紧产生了唏嘘之感。

    “挑一个日子,将林甫抬到宫中,朕……见见他。”李隆基鼻子一酸,连带着对眼前的歌舞都没了欣赏的意思,挥挥手便有内监将舞姬都带了下去。

    一直陪在帝王身侧的杨国忠却不愿意李隆基再见李林甫一面。

    那个老而不死的李林甫,一肚子的坏水,偏偏帝王又对李林甫深信不疑,这段时间好不容易因为李林甫病重无暇抓着朝政他轻松了些,倘若李林甫再借着这个机会对陛下说他的坏话,岂不是他又要吃亏?

    杨国忠眼珠一转,心里有了主意。

    数月前陛下去右相府探病,正是他陪同,当时陛下从右相府出来后面上的表情可不仅只有对爱臣的怜悯。

    还有恐惧。

    圣人在恐惧什么?

    杨国忠思索片刻,心中有了一点猜测,待到高力士领命出去之后,连忙从座椅上站起,面色着急向李隆基拱手:“陛下不可见右相啊。”

    李隆基面色不悦,斥责:“朕知晓你和林甫有些龃龉,可林甫如今命在旦夕,你难道还只想着争权夺利吗?”

    臣子之间的矛盾李隆基都知道,他不管,只是因为他乐于看到臣子之间有矛盾,他要利用臣子之间的矛盾来平衡朝堂。

    可杨国忠和一个将死之人计较,在李隆基看来实在有些下作,毕竟那个将死之人也是他重用了许多年的老臣。

    “陛下误会臣了。”杨国忠目露惶恐,急急解释,“臣听闻民间传说,将死之人身有死气,乃是不详。”

    “陛下万金之躯,岂能沾染死气?”杨国忠一副为李隆基考虑的忠心耿耿模样,口中的话却十分恶毒。

    伺候了帝王这么多年,杨国忠对自己面前这位帝王的忌讳也有了十足的了解。

    只要和自己扯上关系,不愁陛下不瞎想。世上大部分事情,恰恰最经不起瞎想,没错也能脑补出三分错处。

    李隆基沉默了,他没有立刻否认杨国忠的话。

    数月前为了表示恩宠,李隆基亲自上门看望过李林甫他只去了一次。

    李林甫躺在床上,身形干枯,白发苍苍,病入膏肓,瘦的皮包骨头,躺在床上像一具干枯的骷髅,全然没有活人模样。

    一点也看不出往日儒雅威仪模样了。

    分明年前他还中气十足能在朝堂上运筹帷幄。

    李隆基甚至没敢和李林甫多说两句话,他原本想着安抚几句自己的老臣,可看着躺在病榻上不像个活人的李林甫,李隆基却怕了。

    他不是怕死人,而是一闭上眼,李隆基便恍惚间觉得那躺在病榻上的人长了一张他的脸。

    四十岁以前,李隆基看到自己的老臣一个个离去只觉得为他们悲伤,因为那时候帝王还年轻,死亡仿佛遥不可及。四十岁以后,李隆基便觉得死亡离他越来越近,老臣再老死,李隆基便害怕自己也会有那么一日。

    过了许久,李隆基才缓缓开口:“朕方才已经答应了,天子岂能言而无信?”

    杨国忠心里一喜,他知道圣人已经被他劝住了,如今只需要他递上一个梯子能让圣人顺利下台,那此事就成了。

    “陛下威仪笼罩四海,天下之土皆是陛下之土,右相又何必面对面见陛下呢。”

    杨国忠压低声音:“陛下可登上勤政楼见右相,也算全了君臣情谊。”

    圣人在勤政楼上,右相应当在哪?杨国忠没有直说,但是李隆基知道他的意思。

    让李林甫待在楼下,他站在楼上,隔着几十米远见一面。从勤政楼三楼往下看,连楼下人的人脸都看不清,自然也就不会被沾染上死气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