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2节 (第1/2页)
这是被划掉的第一个名字。 下一个名字,是安禄山。 第247章 如今摆在李长安面前的要紧事是攻打邺城。 邺城,位于黄河以北,是跨过黄河之后的第一座大城池,隶属河北道,也就是到了安禄山地盘上。邺城也曾经做过不少割据势力的都城,曹cao还是魏王时候,许都虽名为都城,但是政治中心却在邺城,曹孟德死后就埋在了邺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也曾担任过前燕、北齐的都城。 比不上洛阳城,可也是一座经过了数代修建、有高大城墙的大城。 而往往能被选做都城的地方都一个“易守难攻”的特点。 李长安把自己的记仇簿册放回去后又走到了大帐中间摆放的沙盘边上,俯瞰着邺城以及邺城周围的地势。 打下邺城并不算难,邺城北边就是常山郡,常山郡如今由颜杲卿把持,南侧则是她已经收复的领地,南北孤立无援,一南一北同时强攻邺城,邺城守不住。 可李长安不想强攻邺城。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李长安念着一首诗。 这是杜甫的《石壕吏》。 李长安从未来过邺城,却已经先认识了邺城守城的将士。 难的不是该怎么打下邺城,而是该怎么减少伤亡。戍受邺城的叛军,不仅是她的敌人,还是石壕村老妇的儿子,是那个“出入无完裙”妇人的丈夫,是大唐的百姓。 该想一个能尽量减少损伤的攻城办法。 “主君。”一道声音从帐外响起,一个披着斗篷的身影走了进来。 “没人发现你吧?” “没有,所有人都以为我还在大同军中。”来人掀开了兜帽,露出一张清秀的脸。 是樊宁。 “这时候我应当在大同领兵准备攻打太原。”樊宁道,可实际上她已经不在那了,而是已经回到了她的主君身边。 樊宁接到李长安的消息之后就离开了大同,日夜兼程赶路,终于在今日回到了李长安身边。 “在营中藏好,先别让旁人知道你回来了。”李长安吩咐。 “好。” 樊宁没有问为什么,她一向都如此,沉默忠诚,主君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不过虽然暂时不能露面,可也不代表不能做其他工作。李长安把樊宁拉到沙盘边上,让她也看看地势。 李长安已经有了一个不成形的想法。 “天命在我,上天派雷神助我攻城,凡人岂能与天神抗衡?”李长安一字一句缓缓道。 “邺城百姓也有不少曾经在洛阳境内做过工吧?想必他们的心还是向着我的。” 邺城在河北道最南边,与河南道相邻,寿安公主李娘子在河南道已经流传的神乎其神,几乎要和神仙划上等号了,邺城靠着河南道,也多有听闻寿安公主的名声。甚至在往年非农忙的季节,邺城下面几个县的百姓还会组团到河南道寿安公主名下工厂内打工补贴家用。 李长安手下养了一大批宣传人才,所赖于她和一众诗人关系好,又有颜真卿沈初几个在文坛颇有名声的老师,李长安在文人之中的名声颇有名气,不少不得志的文人都来投奔她。 一部分人是明珠蒙尘,被李长安安排到了各地为官,另一部分文人治国理政上没什么见地,但是很适合做宣传工作。 邺城沸沸扬扬传起了传言,寿安公主受命于天来邺城平叛,安禄山反叛寿安公主必定会遭天谴。 邺城守将尹子奇听到城中流言,大怒,命令人在城中压制流言,只是流言猛于虎,这个流言还是浩浩荡荡流传了起来。 但是还不够,邺城毕竟属于河北道,邺城大部分百姓只是从旁人口中隐约听说过寿安公主的名字,这一点好感还不足以让他们做出放弃抵抗弃暗投明的行动。 尹子奇怒了,他也采取了措施。不是自称受命于天嘛,他倒要看看上天会不会保佑这个该死的寿安公主。 是夜,月光如水。 几队巡逻的将士围绕着军营中间几座营帐穿插巡逻,火篝将他们的影子投射在帐布上,明暗不定。 “什长,我尿急,实在憋不住了。”一个面貌普通,扔进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士卒一只手捂着腹部低声向长官告罪。 什长瞥了他一眼:“ 第一回 来巡夜就尿急啊?” “吃坏东西了。”士卒低声道。 “速去速回。”什长怕自己手下人真憋不住给他丢人,挥挥手,允了假。 不多会,一道穿着普通巡夜士卒服饰的小兵面色如常走向中军大帐。 他已经摸清楚了寿安公主的行踪。 出奇的顺利。 或许是这个寿安公主自恃武力的缘故,她睡觉帐前甚至不留守卫。 小兵摸入了中军大帐,脚步轻巧地走向后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