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节 (第2/2页)
说着她又放肆的打着朱木冈,调笑道:“当然,要是三郎想演潘金莲的话,我也可以演西门庆的。” “好。”朱桢等人为这个提议大声叫道。 “好什么好,我就演西门庆,你不许抢!”朱木冈脸涨得通红,感觉自己被看穿了一样。 “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朱桢马上拊掌笑道:“好了,咱们先不带妆彩排一次!” …… 虽然朱木冈答应演西门庆了,但他还是强烈要求先清场,让自己适应了再说。 朱樉和朱棣见没热闹看了,便决定出去逛逛。怎么能来中都城一趟,不进去瞧瞧呢? 谁知刚走到庄园门口,就被看门的家丁拦住。 “没有庄主的许可,你们不能出去!” “这样啊?”朱樉笑眯眯上前,忽然两手一推,便把俩拦路的家丁推出老远。 “滚你妈的蛋!老子想去哪就去哪!”他看都不看俩坐倒在地的家丁,便跟老四扬长而去了。 其余家丁也不敢阻拦这俩凶神恶煞,眼睁睁看着他们朝中都城去了,为首的才赶紧去禀报。 主人房内,那无处不普通的中年人,正在跟山羊胡子下棋。 “你观察那几个小子有些日子了,怎么看他们?”中年人落子道。 “回明王,那兄弟五哥各个都是人才。”石承禄道:“那俩能打的就不说了,那个老三更是文武双全。那个最小的老六,居然就是写戏的。还有个医术很高的,是老几来着……” 他正寻思间,护卫进来禀报。 中年人不以为意道:“拦不住就不拦。” “是啊,让他们去亲眼瞧瞧也是好。”山羊胡子石承禄也点头道:“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眼看一看。看了就知道朱洪武有多该死了。” “是。”护卫躬身退下。 第一零七章 中都,伟大与残酷! 从五里庙出来,就能看到高大的中都城墙横亘眼前。 “这,这也没五里啊,二,二里撑天了。”二哥如是评价道。 结果兄弟俩沿着城墙走了整整五里,才走到距离最近的南左甲第门。 “原,原来这么个五里。”二哥恍然。 “进城吧。”朱棣用一种关爱智障儿童的眼神看他一眼。 话说到了中都后,老四沉稳了许多。也不知是成了角儿,有偶像包袱了。还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 中都城门的守军盘查极严,但凡进出的行人商旅,都要出示路引,还要被严格搜身,仔细检查行李货物。 但凡有一样出问题,直接抓起来投入大牢,然后审问、定罪、送去工地服役一条龙。 “奶,奶奶的,比南京还严。”进城后,被狠狠摸遍全身的二哥,小声嘟囔一句。 老四对此更无法评论,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进出南京是个什么情形。 但他知道老三老六为啥不来了,他们居然连那个地方都检查一哈…… 很快,两人略微凌乱的心情,便被眼前宏伟的景象震撼了。 中都城有多宏伟呢?这么说吧,它的设计综合了北宋汴梁和元大都的优点。 汴梁是那几百年间最繁华优雅的都城,一副清明上河图足以说明一切。 元大都则轮廓方整如棋盘,道路泾渭分明、街区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朱元璋抱着为万世建一都的信念,既要汴梁的繁华优雅,也要元大都的宏伟壮阔。 而且还要在两方面都有所超越,如此才配得上他驱逐鞑虏、恢复华夏的大明天朝! …… 当然,除了皇宫之外,那些宏大的建筑,大都还没完工,好多只是起了个地基。目前仅能感觉到中都城的宏大,至于富丽繁华还得靠想象的。 却也不只是想象。朱樉和朱棣在尚未完工的钟楼前,看到的那口新铸的洪武大铜钟,就是最好的明证! 那口洪武大钟,高十六尺有五寸,厚六寸,径十尺有五寸,围三十四尺有奇钟。用后世的尺寸说,就是高达五米一二,直径三米六三。重达上百吨。 铜钟是冬天时,用土堆成斜坡和钟楼一样高的斜坡,然后泼上水,让坡面变成冰面后,工人们再用人力和畜力,一点点拉上去的。 两人来时,正赶上大钟吊装完成,工匠们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忽然工人用钟槌撞击一下,那硕大的洪武大钟,便发出‘隐隐阗阗,雷旋电奔,震撼太虚,遐迩闻者,靡不耸愕’的声音,教兄弟俩目眩神迷。 巨大的震撼中,朱棣情不自禁的喃喃道:“大丈夫当如是。” “怎,怎么,将来你也要铸,铸一口大钟?”朱樉闻言问道。其实他也很喜欢这个钟楼,正盘算着等就藩后照样建一个。 “开玩笑呢,这玩意儿能乱铸吗?”朱棣闻言忙摇头道:“我是感叹洪武皇帝的伟大而已。” “钟不能乱铸……”朱樉记住了。心说,那俺光盖钟楼不铸钟,不就没问题了吗? 俺真是个大聪明…… 两人欣赏完了大钟,又沿着笔直的大道在城中边走边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