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节 (第2/3页)
的封号。据说刘邦在混社会的阶段,常呼朋唤友去大哥家蹭饭。时间长了,他大嫂忍无可忍,便故意敲锅以示‘羹尽’。 其实他大嫂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可以说很克制了,但社会人儿刘邦觉得在朋友面前被扫了面子,一直耿耿于怀。 于是后来分封同姓诸侯王,唯独不封大嫂之子刘信。后来还是在刘太公劝说下,他才戏谑的封刘信‘羹颉侯’,就是‘羹尽侯’的谐音…… 朱元璋这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嘲讽刘邦小肚鸡肠,有失帝王风范。而自己对冤家以德报怨,必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 既然已经选择原谅他,朱元璋便不吝于展示更大的恩赐。他问刘德,现在家里有多少地? 刘德苦着脸回禀说,自己家早败了,现在只剩八分薄田,而且年老多病,也种不动了。 “哦,那你儿子呢?”朱元璋又问道:“就是当年那个就知道吃的小胖子。” “那年张士诚打过来,被乱兵吃了。”刘德垂泪道。 “唉,都是乱世可怜人啊。”朱元璋叹口气道:“咱赐你三十顷田,你家里没人种就佃出去,你自己跟从前那二十户老乡亲一道,专门帮咱看守祖坟吧。” 朱元璋又温声解释道:“咱立你们为陵户,帮咱照料祭祀爹娘。也不要你们出钱,祭祀过后的猪羊,就给你们吃了。以后你们就收收租子,吃吃酒rou,快快活活过日子罢。” 刘德自然感恩涕零,磕头不止。 …… 兴福宫。 朱元璋下榻之后,洗脸更衣,进入休息时间。 李善长等人告退,刘英把守殿门。 一直笑容可掬的圆脸皇帝,瞬间便拉成了驴脸,沉声问太子道:“老二几个有消息了吗?” 太子已经来了十多天,整个人明显憔悴不少,闻言低头嘶声道:“找遍了凤阳府,依然没有踪影。” “唉……”朱元璋其实猜到这结果了,不然老大早就第一时间报喜了。 “父皇,他们不会……”太子哽咽问道,后面的字眼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不会的,绝对不会的!”朱元璋却断然道:“这时候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他们五个没一个……呃,只有一个缺心眼。真要到了生死关头,肯定会表明身份的。如果对方知道他们是朕的儿子,肯定不会杀他们,早就跟咱狮子大开口了。” “现在却什么动静都没有,说明他们还没暴露,那他们就是安全的。”朱老板终究是见过最险恶风浪的,思路依然十分清晰。 “说白了,咱不怕他们暴露身份,咱怕的是他们不明不白遭了意外。” “那就好,那就好……”朱标这才稍稍松弛一下。 “标儿,你绷得太紧了。”朱元璋有些担心的提醒他道:“咱过两年,就打算让你处理国家大事,这么容易紧张可不行,会把弦崩断的。” “是,爹。”朱标点头受教,苦涩一笑道:“主要是,这次的情况太不一般了。” “等你开始理政就知道,对皇帝来说,一般的情况下面人就处理了。推到你面前的,都是不一般的。”朱元璋教育儿子一句,便又安慰一句道: “咱在老家拢共待不了几天,那些人肯定会弄出点动静来的。不然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爹是说,带走我弟的那些人?”朱标神情一振,问道。 “当然是他们了。”朱元璋点点头,冷笑道:“居然敢在圜丘上传教,他们所图可想而知。不可能不打你爹主意的!” …… 与此同时,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只穿一只破鞋的小乞丐,一手拿个破碗,一手抱根打狗棍,一瘸一拐出现在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