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节 (第2/3页)
,为什么从来没人跟朝廷禀报?就算江南人都参与走私,那些地方官呢,他们可是外地来的流官,为何也视而不见?难道都同流合污了?”老六匪夷所思的问道。 “外地的流官,不是被你爹杀了么……”罗贯中揶揄道。 “罗老师,别这样说。我家老头子杀了魏观就后悔了。”朱桢苦笑道:“再说,那么多官员,总有人会禀报吧?” “是啊,那么多官员,总有人会禀报吧?”罗贯中阴阳怪气的重复一句,又幽幽问道:“那为什么你父皇不知道呢?” 这话就说的太明白了——天下所有奏章,都要先递送中书省,中书省给朱老板什么,朱老板才能看什么。中书省不给的,朱老板自然就看不到了。 “你是说……”朱桢咽口唾沫道:“都被中书省压下了。这么大胆的么?” “不然嘞。”罗贯中皮笑rou不笑道:“能听信某些人的鬼话,轻易关掉各处市舶司,就说明这么多年你爷们都被蒙在鼓里。” “艹……”老六忍不住也爆了句粗口。 其实他也早就有所猜测了,不然以父皇恨不得雁过拔毛的缺钱劲儿,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市舶司这棵摇钱树呢? 他忽然又想到一层道:“这么明目张胆的大规模走私,怕是瞒不过崇明岛上那位备倭总兵官吧?还有各处沿海卫所的指挥使们,不把这些人收买住,怎么能愉快的走私?”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也不好乱说。”罗贯中淡淡道:“只是以前朝旧事来看,不买通了官兵,确实不便走私。” “嗯。”朱桢再也坐不住,起身来回踱步道:“管他们是不是了,料敌从宽总没错。” “也就是说,整个江南都上了他们的贼船,从地方到朝廷,从官府到军队,都有他们的保护伞,整个体系已经十分完备,针插不进、水泼不入了。”他面现苦笑道: “所以先生说,重开市舶司,没戏。” “正是。”罗贯中颔首道:“这个体系有极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到了大明它也很快重生。谁要想虎口夺食,就要面临整个体系的反扑。等闲钦差,肯定落个粉身碎骨。当然殿下身为亲王,不至于,最多就是头破血流。” “先生未免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朱桢却站住脚,两道粗眉一挑,瞪起圆圆的眼睛道: “说破天,就是帮见不得光的走私犯!最多再加上几柄保护伞!就像天下无敌了?怎么可能?本王就不信这个邪!” 说着他对罗贯中道:“我已经让人,将江南所有的大户,都请到了镇江。等回去就跟他们会一会!” “是么?”罗贯中不禁心下一惊,要是殿下没忽悠自己,那说明他早就认识到症结所在,而且真打算把这个难题解决掉。 “倒是没人敢不给本王这个面子,该来的都来了。”朱桢笑道:“到时候,还得先生这个老熟人作陪啊。” “唉,好吧。”罗贯中无奈点头。这下不知多少旧相识,要戳自己脊梁骨了。 “要是他们不给本王加双筷子,那海贸这碗饭,就都别吃了!”朱桢一拳砸在桌子上,斩钉截铁道。 第三五零章 师兄你好 哥几个紧赶慢赶,终于在冬至前一天,抵达了凤阳,好歹没耽误了祭祖。 按照皇陵祭祀的制度,每年冬至、正旦祭以太牢,清明、中元、孟冬三节祭以少牢,由署官行礼;每月朔望各祭以少牢,由中都留守司官员行礼。 所谓太牢,就是牛羊豕,即三牲全备。少牢则是只有羊和猪,没有牛。 祭祀的流程与去岁大差不差,不必赘述。 离开皇陵后,几位哥哥按照旨意去巡视中都皇宫……虽然中都城已经停止营建,但已经早好的皇宫,也不能拔掉吧?本着浪费可耻的原则,朱老板让儿子再去看看,能不能用来干点啥。 朱桢没跟着一起去,而是在罗贯中陪同下,去找韩宜可。 昔日的临淮韩知县,一年多前被朱元璋委任为钦差凤阳巡按御史,至今仍在任上。 朱桢和罗贯中本以为这位代天子接受百姓告状,审录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