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2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节 (第3/3页)

绝字辈诗,让所以儿子们各自为独立一支。

    这显然不符合传统,礼部官员自然表示反对。但反对无效,朱老板坚持以此区分各支子孙。他说这样只要看名字,就知道哪个孙子属于哪支的,是第几代的,反而更清楚了好吧。

    你们这些后代少的人,根本体会不到后代多的苦恼好吧?

    历史可以证明,朱老板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总之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老大太子朱标一支的字辈诗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老二秦王朱樉一支的字辈诗为,‘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老三晋王朱棡一支的字辈诗为,‘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老四燕王朱棣一支的字辈诗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老六虽然还没成婚,朱老板也已经给他准备好了——‘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当时老三就问父皇,要是二十辈以后呢,该咋起名?朱老板答曰,再来一圈。

    朱桢就不是很在意,半首诗就用到某人自挂东南枝了……对吧,由检?

    ……

    所以这孩子名字的第二个字,已经早就定了好了—‘尚’

    而最后一个字,也不能自由发挥。设定狂朱老板规定,这个字也要按五行相生顺序,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为偏旁。

    因为朱老板儿子们的名字,都是木字旁。木生火,所以各支第三代都用火字旁。

    比如老三的大儿子就叫朱济熺……

    当然,以上所有规则,均不适用于皇长孙。一是朱雄英出生时,朱老板还没捣鼓出这套为元素周期表做出突出贡献的命名法。二是后来太子请示过,要不要给雄英按照命名法改名。

    朱元璋这种强迫症晚期患者,居然毫不犹豫的说——不用!朕的皇长孙,就该与众不同!

    说回可怜的三孙子来,最后这位秦王长子,被他皇祖父命名为朱尚炕……

    第三六二章 生出来的麻烦

    哦对了,还有老五吴王朱橚一支的字辈诗——‘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另外朱上炕的百岁宴上,秦王妃还特意向老六敬酒。

    “六叔的恩情,二嫂铭记在心。大恩不敢言谢,只能先敬六叔一杯,聊表心意。”

    “二嫂太客气了,我也没帮上什么忙。”朱桢忙摆手道:“还是我二哥自己想通了。”

    “没有六叔给嫂子写的《赵敏传》,你二哥怕是一辈子也想不通的。”已经改名邓敏的秦王妃,眼圈通红道:“总之,多谢六叔了。”

    “好好,二嫂太客气了。”朱桢只好喝了二嫂敬的酒,又听她说了好些感激的话,才得以脱身。

    “可惜……”这时,三哥幽幽道:“二嫂不知道,我也是帮了她大忙的。”

    他说的是,邓大小姐那茬……要不是三哥出手,那位邓大小姐就把绿油油的小帽子,戴在二哥头上了。敏敏的日子肯定更是水深火热。

    “二嫂不抽你,就是真大度了。”老四闻言哼了一声。“也不知道当初,是谁挑唆的二哥。”

    “嘘……”朱木冈赶紧捂老四的嘴:“四爷,你老小声点儿,让父皇听见,我又要屁股开花了。”

    为什么要说‘又’?因为去年回京后,朱老板复盘发现,这俩货曾经在阵前裸奔,还险些一头撞到叛军的埋伏圈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