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6节 (第3/3页)
。”胡相便毫无悬念的答应下来。 “好,那就收拾收拾东西,明天便入馆吧。”太子微笑着点点头,吩咐道:“中书省那边,你自己安排好差事,本宫就不cao心了。” “殿下放心,老臣会交代好的。”胡惟庸恭声道。 …… 胡相入馆当天,燕王殿下便以太子特使的身份,在江东门码头登船,前往崇明岛的备倭水师视察…… 此时的崇明岛,还没有像后世那样,形成一个大岛,而是由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沙洲组成。 但其重要性远高于后世。宋元在此设有天赐盐场,规模仅次于长芦盐场。因其地处长江口,又是重要的航运节点,故而元朝在此设有崇明州,隶属于扬州路。 洪武二年,崇明改州为县,后改隶苏州府。并设备倭总兵官衙门于西沙,庞大的备倭舰队也驻扎于此。是以岛上人烟繁茂,市面繁荣,朱元璋还特意题了‘海上瀛洲’的碑文赐予崇明。 而靖海侯吴祯就是崇明无可争议的王。数年来,他早已把这里,经营的如铁桶一般。在这里,他永远从容永远镇定,因为没有任何能挑战到他的人和事。 但今天,这位‘崇明王’那张酷似乃兄的脸上,却难掩震惊与不安。 被他唤来议事的侄子吴高、儿子吴忠都看出他的反常,前者便奇怪问道:“叔父,发生什么事了?” “刚刚接到了燕王要来视察的急报,明天一早就到。”吴祯将一张小纸片,递给子侄传阅。 两人看了却体会不到他的心情,反而有些小兴奋,在大本堂陪诸王读书这么多年,一直伏低做小,跟小书童没啥区别。能有机会让殿下看看自己现在多威风,自然是极好的。 “这没什么吧?正常视察而已。”吴忠满不在乎道。 “是啊,叔父。”吴高附和道。 “你们不觉得,他来的这时间有点巧吗?”吴祯收回纸片,拔掉灯罩,将其就着灯焰烧掉。“那边楚王前脚出海,他后脚就来崇明,这里头没点关联?鬼才信呢。” “那上头不说了吗,燕王只带了自己的护卫,没有多余的兵力。凑巧了吧,五百人能干得了啥?”吴高就不信。 “是啊,爹。你不知道老三老四素来势成水火,老三和老六搅在一起,所以老四就没掺和过这些事,应该跟他没关系。”吴忠也不信。 吴祯看着子侄的脸,上面还保留着未被知识污染的纯真。他无奈叹口气道:“你们总听过,‘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吧?” “那叔父觉得他是来干啥的?”吴高问道。 “盯着我们,不让我们轻举妄动。”吴祯沉声道。 “我们本来就不会动,他爱盯盯去呗。”吴忠满不在乎笑道。 “就是,最多大眼瞪小眼,有啥了不起?”吴高也笑道。 “唉,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吴祯长叹一声道:“就在燕王启程的前一天,胡相被太子以修元史的名义,关进了国史馆。现在外头都联系不上他了……” “凑巧的吧,跟胡相有什么关系?”两人一脸不解。 “关系大了……”吴祯苦笑一声,他跟子侄出现这么大的认知偏差,也不能光怪孩子没见识。主要还是他没有把大哥的谋划告诉两人。 要这俩小子知道,楚王殿下行将葬身鱼腹,就不会这样满不在乎了。 吴祯犹豫良久,最终还是没有告诉他们。那种诛九族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告诉他们才是爱护他们。 “总之,到时候你俩全程陪同,燕王殿下有什么异动,随时禀报。” “是,叔父。” “是,爹。”两人应声道。 第四三五章 该来的都来了 第二天,燕王殿下的座船抵达了,备倭总兵衙门所在的西沙码头。 靖海侯吴祯,带着子侄,并麾下主要将领,早早恭候在码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