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4节 (第3/3页)
功劳摆在那里,如果不把他一棒子敲死,将来他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到那时,所有敌人都会遭到他的报复。” “所以,胡惟庸劝李饮冰,不要再用那些不痛不痒的罪名攻击朱文正。要一击致命,令其一生不得翻身。”沈立本低声道: “然后,他便拿出了足以一击致命的东西!” “什么东西?”朱桢问道。 “朱文正勾结白莲社,诅咒太子横死的人偶。”沈立本的声音都变得阴测测道:“白莲社有一种秘术,将人的八字、贴身物品和一滴血,缝进人偶中,然后每日用小箭射足七七四十九日,此人便可暴卒。” “李饮冰将此物呈上,上位果然在人偶中,发现了太子的八字、长命锁和血迹。”他接着道:“上位勃然大怒,命朱文正进京问罪。朱文正吓坏了,竟有谋反的打算。谁知还没来得及张罗,上位已经乘船来到城外,招他出城来见。 “朱文正仓卒出迎,上位劈头盖脸抽他一顿鞭子,说了好几遍:‘你打算干什么?’然后便把他押回京城。后来将其免官软禁于桐城,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听完这段秘辛,朱桢竟有些恍惚了。好一会儿,他才定定神,沉声问道:“我问你胡惟庸怎么跟正一道搞上的,你说这些干嘛?” “那诅咒人偶便是正一道透露给胡惟庸,并帮他从白莲社手中夺来的。”沈立本忙解释道:“白莲社在那年月十分兴盛,老百姓纷纷弃正一道改信白莲,正一道自然视其为眼中钉rou中刺,也有借机铲除白莲的意思在里头。” “后来,白莲社果然被定为邪教,在正一道的配合下,便从江西连根拔起。”他又道:“胡惟庸也籍此青云直上,直到入中书拜相,负责全国户帖编造时,正一道又请他给予方便,不要将教徒尽数入帖。” “胡惟庸便答应了?”朱桢不禁咋舌,真就没有这厮不敢干的事儿。 “也许正一道手中,还有胡相什么把柄吧。当然,胡惟庸肯定不会说,咱也不知道。”沈立本摇摇头道: “不过,胡相也不会白忙活,便授意罪臣,将隐匿的户籍和田产,暗中编制成册。这就是《不管账册》的由来。当然这种事儿瞒得住上面,瞒不住下面,便有很多关系户,也纷纷请托入册。所以账册上不独正一道一家,当然大头还是他们。” 朱桢点点头,终于了解了《不管账册》的来龙去脉。 一旁默默倾听的罗老师,忽然轻声笑道:“本以为是多么高大上的玩意儿,这不就是胥吏手中的私账吗?” 第五零五章 跟着我,没错的 所谓私账,是与衙门的公账相对而言的。 前朝吏治形同虚设、衙门管理混乱,胥吏与当地土豪勾结,将原始的鱼鳞图册、流水账簿,设法藏匿,甚至纂改。让官员没法向大户征税。 但胥吏自己得掌握这些数据,这是他们灰色收入的来源。有时候,上官催逼急了,也得凭此让大户出血消灾。所以,他们同时会私底下重建账册,作为吃饭的家伙,父子相传。 而胡惟庸让沈立本建的这本《不管账册》,正是这一类东西。只不过在这里,官员变成了胥吏,皇帝变成了官员罢了。 “这位先生说的没错,这本账不只是我们的聚宝盆,更是护身符啊。”沈立本点头道。 “那是,胡相发明的集体贪污,更有效率,更方便跟大户们议价。”朱桢没好气揶揄道:“不然谁敢把竹杠敲到正一道头上?张天师捏死个官儿,实在太容易了。” “殿下真是懂行,可不就是这么个事儿。”沈立本赞道:“有了《不管账册》,每年该收多少好处,一目了然。正一道和那些大户,也不会受到官府的sao扰,可谓两便。” “你们倒是两便了,那朝廷呢?!百姓呢?!”朱桢拍案怒骂道:“你们一个个吃的肥肠满脑,可他妈穷了朝廷,苦了百姓啊!” “是是,只是这也不是我们独创的,只是自来如此……”沈立本小心翼翼解释道。 “自来如此便是对的吗?!”朱桢愈发气愤道: “要是对的,元朝也不会亡了天下!他们之所以这么快亡了天下,就是因为在元朝当贪官污吏没人管!所以,我父皇才要狠狠管一管,你们这些祸国殃民的贪官污吏!” 说着他猛地一挥手,吩咐道:“把他带下去,不要给他饭吃,也让他尝尝老百姓的忍饥挨饿的滋味!” “殿下,罪臣可是什么都说了……”沈立本哀嚎着被拖出了正厅。 …… 这时天色将暗,朱桢终于想起了舒来宝还候在外头,便让人把他叫进来。 之前在丐帮时,舒来宝还跟他挥洒自如。这会儿来到富丽堂皇的行辕,面对着恢复了亲王威严的朱桢,这位前帮主,也不由自主拘谨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