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0节 (第2/3页)
己的卫队长邱福。“今晚整个布政司衙门都要戒严,不能有半点闪失!” “殿下放心,有半点闪失,末将提头来见!”邱福一抱拳,朗声应道。 “你的脑袋可没有这些黄册值钱。”朱棣淡淡道:“所以留在自己脖子上,好好看守他们!” “明白!”邱福神情一凛。 “殿下放心。”王弼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忙主动道:“末将也会亲率本部兵马,在布政司外戒备的。” …… 哥俩又去章江门外,视察了明日运送黄册的官船。 按说走陆路更加保险,但为了能赶在年前向上天献礼,朱元璋特旨命他们走水路。 为确保万无一失,太子还调了市舶船队来执行这次运输任务。 韩宜可和廖定国也都跟船前来,在码头恭迎二位殿下。 “准备的怎么样了?”燕王沉声问道。 “回殿下。”韩宜可忙回禀道:“整支护送船队都是年初新下水的,船况最好的十条船。” “所有的水手和官兵,也全都是最可靠、最精干的老兵。”廖定国接茬道:“而且到时候十条船都会上箱子,除了我们,没有人知道哪一条船上是真的黄册。” “嗯。”朱棣满意的点点头,又问道:“走水路最大的隐患,就是水。” “殿下放心。”廖定国道:“所有的船都有水密舱,就算进水,也不会沉没。至少绝对能撑到靠岸。” “而且所有的箱子,都会做好防潮防水处理,然后存放在艉楼顶层的舱室中。”韩宜可这个海上贸易的大管家,拥有丰富的防水手段。上万匹绸缎都能远涉重洋,完好无损的一船送去海外。 把几十口箱子保持干燥送到南京,完全是小菜一碟。 “好。”燕王点点头,又亲自登船巡视了一番,看到用来存放册簿的顶楼舱室中,都已经准备好了吸水的木炭,并贴上了防火的瓦片。 总之自己能想到的,人家都想到了,自己没想到的,人家也想到了。实在无可挑剔了,这才结束了视察,跟老六返回行辕。 韩宜可跟廖定国,恭送两位殿下离开码头。 “哪个不开眼的敢打咱们的主意?”廖定国终于忍不住嘟囔一声:“有必要搞这么大阵仗吗?快赶上皇上出行了。” “你当两位殿下只是因为小心吗?”韩宜可却摇摇头,给这粗汉扫盲道:“不是,这是为了表示郑重。” “郑重?那些黄册那么重要吗?”廖定国不解问道。 “重要?在大明朝就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韩宜可正色道: “黄册,载大明家家户籍田产。有了它,朝廷才能准确掌握全国的赋税徭役,知道自己可以动用多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这些人力物力由何处而来。由此,九州万方才真正置于国家的掌控之下,实乃亿万载无疆之根本也!” “原来如此。”廖定国虽然听不太懂,但大受震撼。 第五五零章 等你 哥俩今日出来轻装简行,没有仪仗没有乘车,只有二十余骑护卫左右。 回行辕途中,路过都司衙门时,朱桢忽然勒住马缰道:“四哥你先回去,我有点事儿。” “干啥?”老四问道。 “借茅房。”老六便捂着肚子道。 “两步就到家了,非得隔壁老王家的茅房?”老四促狭道,知道这小子打的什么鬼主意。 “四哥,看破不说破。”老六讪讪道。 “好吧,你慢慢去借吧。”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