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4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8节 (第2/3页)

谦也纷纷附和道:“应该先把他们狠抽一顿再说。”

    别看老七跟岳父好的蜜里调油,真到了站队的时候,他还是会忠于自己皇族的身份。

    不然他爹能把他攥出尿来……

    当然主要是因为他不知道,岳父也在其列。

    ……

    “唔。”听了皇族的意见,朱元璋不置可否的把问题抛给胡惟庸道:“胡相怎么看?”

    胡惟庸心说我站着看,我怎么看。皇上果然不客气,反手就要夺了七侯的兵权啊!

    这才是皇上之前一直放低姿态,任由他们发作的原因,原来是为了诱敌深入呀!

    “回皇上,以臣愚见,皇上对燕王的惩罚,似乎过于严厉了。在案子没查清之前,没必对他‘三停一禁’。”顿一下,胡惟庸轻声道:“当然,对那七位侯爷亦如是。”

    “老四的事情就不用议了,咱这个当老子的说了就算。”朱元璋却断然道:“他这次越线了,不矫枉过正,如何以儆效尤?”

    “是……”皇上这招‘以身作则’的阳谋一出,胡惟庸这下没法替陆仲亨几个说话了。

    堂堂亲王都要‘三停一禁’了,七位侯爷完全没道理不照办……不然,大明真要纲常倒错了。

    胡惟庸这才知道两位在京的公爷,为什么都请假不来。曹国公和宋国公要是在场的话,刚才他率百官逼宫时,他们如何自处?

    这会儿皇上要夺了七侯手里的兵权,他俩在场的话,肯定更得出言劝谏。而且还得激烈的反对,不然如何服众?

    可他们一个是皇帝的外甥,一个是皇帝亲家,跟皇帝闹掰了,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啊。

    所以不管是皇上提前打过招呼,他们顺水推舟;还是他们预见到今日无解的两难境地,总之两位公爷宁肯被戳脊梁骨,也要当这个‘缩头乌龟’。

    反正没人敢当着他们的面骂。

    只要没听到,就可以当没被骂……

    第六八三章 老四能换七匹狼

    散朝后,群臣鱼贯离开紫禁城。

    一出午门,很多官员便按捺不住喜色,纷纷向胡惟庸道谢:“这回多亏了胡相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啊!”

    “是啊,幸亏有胡相在,才能拨乱反正,让正道的光照耀在大地上。”

    “胡相,恁就是我等的再生父母啊,请受下官一拜!”一个穿着蓝袍的官员竟噗通跪在他面前,重重磕了个响头。

    “卑职中书省刑部郎中丘宪,叩谢胡相啊!”

    “快起来,这是干什么。”在一场大战大战之后,上演这样的戏码,胡惟庸颇为受用。

    他身后的曾泰却吃惊问那官员道:“你家也被安插了jian细?燕王殿下……哦不,四皇子连五品官都不放过吗?”

    “那倒没有,下官品级还不够,四皇子的黑手还没轮到下官。”那丘宪讪讪摇头,又谄媚笑道:“但下官身为官场一份子,当与胡相和诸位大人同仇敌忾!”

    “哈哈好,有这份心就是好的。时局危难之际,就需要这种愿意风雨同舟的官员,胡惟庸赞许的点点头,对一旁的彭赓道:“记下这个名字,回头优先提拔。”

    “是。”彭赓点点头,挑衅的瞥一眼曾泰,意思是‘继续抬杠啊,不是天下没有你不能抬的杠么?’

    “胡相方才说眼下是‘时局危难之际’,下官以为此言差矣。”谁知根本不用他激将,曾泰已经进入自动抬杠模式。

    “这几年全国风调雨顺,官仓丰盈,百姓家有余粮,安居乐业,大江南北鲜见sao乱。放在别的朝代都该吹嘘什么‘盛世’、‘治世’了,为何胡相会对这些视而不见,反而认为时局危难呢?”

    “就算是没有民不聊生,但官不聊生也一样会出大乱子的!”御史大夫陈宁板着脸道:“你翻遍史书看看,除了武后当政那些年,有像我们这样人人自危的朝堂么?就是那些残暴不仁的胡人政权,也知道优待士大夫!”

    “我去,皇上好容易才驱逐鞑虏,复我中华,陈宪台居然怀念蒙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