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1节 (第3/3页)
户部只是个管账,跟他们一样的穷。 所以皇上真要听了楚王的话,取消免费劳役,改为花钱雇人的话,这么一大笔开支,肯定还得各衙门自己出。 那不得愁死各位部堂? …… 有人可能要奇怪了,这些部堂大臣怎么敢当着楚王就大放厥词。一点面子都不给? 还真就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了…… 自从被朱老板推到前台,跟文武百官唱对台戏开始,几位亲王跟大臣之间早就势成水火了。 君不见老二老三,都已经就藩了,还被官员穷追猛打,一副不把他们批倒批臭,誓不罢休的架势。 更别说去年因为监听百官,而沦落到人人喊打的老四了…… 作为老三老四两任特务头子的忠实帮凶,老六的处境也就比老四强一点儿。 强在哪儿呢?大概就是没人敢当面骂他,只能像这样借着事由,明讽暗刺他几句。 老六虽然愤懑,但朝廷是他家的,必要的体面还是得维系的,也不能直接大比兜子伺候。 而且日后史官难免要记下一笔——‘某年某月,楚王加海王无故掌掴某尚书’,这谁遭得住啊? 所以他也只能动嘴不能动手,而且现在当校长了,还不能爆粗口了…… “胡相怎么看?”朱元璋示意老六稍安勿躁,瞥一眼胡惟庸。 “老臣觉得没毛病。一来皇上是说将来朝廷有钱了,又不是说现在就改为雇佣制。”胡惟庸对众人笑笑道: “二来,这是皇家的大学,办学的是大明的亲王,谁能攀伴儿?攀得着么?” “哈哈,老胡说的是正理。”朱老板龙颜大悦,给胡惟庸点赞道:“老六能找来钱,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这才压住了非议……当然胡相难免要遭人白眼,怨他一味逢迎。 …… 朱桢又带着朱老板君臣参观了国子大学的马厩、跑马场、射圃、演武场…… 君子六艺中,就有御和射,所以国子大学里有这些也很合理。参观的官员们也挑不出毛病来。 但还有个游泳场就过分了——在鸡鸣山的北面,当初筑南京城时,朱老板在借用玄武湖为天然护城河的同时,将玄武湖的一角割入城内,遂成一个长方形的大塘。 大塘四周垂柳迎风摇曳,还铺了一圈青条石。 已经由应天府尹转任户部尚书的徐铎,见状登时就激动了,心说过上俩月,等鱼开了口。在这儿钓鱼还不活活美死? 可走近了一看,塘水居然清澈见底,像一块蓝色的水晶,里头别说鱼了,连根水草没有。 “这是咋弄的?”朱老板也感到奇怪:“清蓝清蓝的,还怪好看的呢。” “把塘底的水全部放干,挖去淤泥,夯实铺上石板。”老六便介绍道:“然后放进沉淀过滤过后的净水。” “那水咋是这个颜色?”朱老板问道。 “明矾,他加了明矾净化水质!”工部尚书薛祥见多识广,咋舌道:“这得加多少啊?” “没事,咱家里有矿。”老六淡淡道。 这话不是夸张,而是在陈述事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矿产,都归朱家所有。 作为这个年代净化水质的法宝——明矾,是远洋航行的必备之物。市舶船队所用的明矾,是从温州苍南矾山挑矾古道挑出来,在赤溪河装船,运往各处市舶司备用的。 对一般人来说,明矾可能是按两称的药材,但对海政衙门来说,却是大量消耗的耗材。别说净化这区区一塘水了,就是用明矾填满整个大塘,也不过是老六一句话的事儿。 “把水弄这么干净,是给学生们喝的么?”朱元璋问道。 “不是,饮用水比这个标准还要高。”老六笑道:“这是给学生们游泳的地方。” “什么?!”众高官目瞪口呆。“游泳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