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4节 (第1/3页)
“总比在宫外头哭强吧?”朱标沉声道。 “还真是。”老四想想也是,至少在这儿哭,宫外人看不到。 “你们两个先回去吧。”朱标又对哥俩道。 “是,大哥。”老四老六应声退下。 太子却走下台阶,朝着那群文官而去。 “太子爷,当心点。”李文忠赶紧过来,小声道。 “无妨。”太子摇摇头,走入了文官从中。 李文忠和胡惟庸赶紧跟上,一左一右给太子爷护驾。 果然,太子一走进去,文官们便把他团团围住,哭着喊着: “太子爷,恁要我们做主啊!” “太子爷,恁也是孔孟门徒,可不能眼看着大道将倾,无动于衷啊!” “是啊太子爷,恁不能不管啊!” 朱标点点头,抬手示意他们先别说话。 待文官们安静下来,他才问道:“那个被杖死的官员叫什么?” “叫陈汶辉。”便有人答道:“是个御史。” “吩咐下去,先别动他的家人。回头我劝劝父皇,这不是造反,祸不及妻儿。”朱标便对胡惟庸道。 “是,太子爷。”胡惟庸乖乖应声。 “臣等代陈汶辉谢殿下恩德。”文官们一看有门儿,赶忙得寸进尺道:“可是太子爷,这还不够,圣人被赶出国子学,亚圣被撵出孔庙,圣人之学被贬损,科举被肢解……我圣教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恁不能再渊默不言了,得为圣教发声啊!” “本宫肯定会替你们说话的,但这会儿父皇正在气头上,本宫现在说什么都白搭。”太子叹了口气道:“你们先把李廷尉的遗体送回去,待父皇冷静下来,本宫自会分说的。” “殿下,我们不是不听恁的旨意,只是实在不能这样出去啊。”郑九成落泪道: “我们抬着亚圣的牌位进来,什么都没争取到不说,还害他回不去文庙。要是就这样出去了,都不知道往哪里安放亚圣的牌位啊!” “是啊,陈汶辉、李仕鲁不能白死了,必须要让皇上改弦更张,不然我们就不走了!”这时,一个侍郎说了一句,马上引发了文官们的附和: “我们就跪在这里,等皇上收回成命。” “皇上一日不收回,我们就跪一日,直到全都跪死在这奉天门前!”文官们达成了一致,决定一起跪谏到最后…… 第七六三章 隐蔽的战争 老四老六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登上了奉天门城楼上,居高临下看着太子被那群文官围在中央。 “现在能体会到,我去年的感受了吧?”朱棣同情的看一眼老六道。 “嗯,举世皆敌。”朱桢轻笑一声道:“大反派的待遇。” “还差点儿。”朱棣笑笑,压低声音道:“我当初可被老头子卖了,你好歹不会。” “那可不好说,看看他们这架势,八成是不会善罢甘休了,万一老头子顶不住压力,卖了我也是有可能的。”老六双手插入袖中,耸耸肩膀。 其实他有心理准备,自己干的事儿,说是刨儒教祖坟都不为过,肯定要被天下士林群起而攻之的。 但他不得不这样干。因为不这样干的话,度过蒙元低潮时期,卷土重来的儒教就会彻底掌控大明,而且这次他们的版本是令人窒息的‘程朱理学’。 儒生没们用程朱理学改造大明的结果,就是以三纲五常禁锢国民的思想和行动,让中国第一次变得封闭、落后。这跟朱桢走向海洋的路线完全冲突,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幸,还有个对儒教不以为然的朱老板,才大大延缓了儒教徒的抢班夺权。 在另一个时空中,朱老板停了科举之后,就一直在跟文官集团和他们背后庞大的儒教势力作斗争。 他一面大力削弱孔孟的影响力,挫败文官恢复科举的尝试。一面全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