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5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8节 (第2/3页)

了,他这才下令士兵攻城。

    而且他还有其他招数——他又用毛竹和木桩做了简易的投石机,简单说就是以木桩为支点,以毛竹为杠杆。

    在毛竹一梢安装上绳索,用绳索拴住兜网似的弹袋,弹袋中可以装上碎石,也可以装上点着的火油弹、最后由数名体重较大的士兵,用全身力气猛地压下另一端,便可将弹药抛出。

    工艺和用料都十分简单,现做现用,而且抛射力度也很可观,打中了伤害着实不小。只是这法子太废竹子,再粗大的毛竹也经不住,几竿下来就劈成篾条了,就得再换一根。

    当然也没什么准头可言,跟三哥的导弹一样,每一下弹着点都不可预测。只能打到哪算哪。

    不过打得多了,还是有收获的。十发总有一发可以落在城头上,碎石飞溅,让人躲无可躲。同样能对守军造成杀伤。

    而且元军还向城内抛射火油弹,试图引发大火。

    幸好开战前,为了取房梁,楚王已经将靠近城墙的房顶都拆掉了。又按照沐英的吩咐,将那些堆积在房前屋后的稻草、秸秆,一部分集中到堡中央堆放,另一部分用不着的,便统统扔到壕沟里去。

    那晚壕沟里点着的大火,就是烧的这些玩意儿。

    朱桢还命人给家家户户水缸备满水,再组织好灭火队伍,准备好灭火的工具,哪里起火就救哪里。总算没有让元军得逞。

    双方越打越激烈,直到天黑时元军还没有收兵的意思,明军也只好奉陪到底。

    沐英知道对面的元军将领是要搞疲劳战术。昨天和今天上午,都是三部的蛮夷土兵在作战,元军正规部队都没有出动,肯定是在养精蓄锐。

    昨天晚上,元军还不停地在堡外鼓噪,一是防止明军下城偷袭,二是让明军保持高度紧张,消耗他们的精神。

    如果守军从昨天开始就高度紧张,到了今晚必然疲惫不堪,反应迟缓,他们就有可乘之机了。

    然而沐英早就排好了班,各支部队轮番上城,以车轮大战应对疲劳战术,让城头的守军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元军将领的如意算盘又落了空。

    第九四五章 楚丁格尔

    楚王殿下虽然不在城头,但他也是很忙的。

    除了消防外,他还承担起了救治伤员的工作。战前那几天,他将水东水西的随军大夫集中起来,让两名明军的随军军医,还有专门负责他保健的王府良医正,给他们进行突击培训。

    虽然这里条件有限,但光跟他们讲清楚皇医寺、军医署制定的《战场救护细则》,让他们明白消毒和防止感染的基本原则,就能挽救许多伤员的生命。

    他还在原先适尔的总管府设立了战地医院,尽可能的准备了几十口烧开水的大锅,数百张床位,还有各种止血消炎的草药、处理伤口的小刀和钳子,甚至还专门杀羊制作羊肠线。

    绝对不是殿下口淡想吃羊rou了。不过贵州的黑山羊还真是挺好吃的,rou质鲜美,也不膻,天天吃都不带腻的……

    言归正传,随着战事进入白热化,守军的伤亡也在节节攀升。

    不断有伤号被送到战地医院中,几个大明大夫带着十几个水东水西的大夫,忙的不可开交。十几口大铁锅就没停下来过,从早到晚一直在烧开水,依然供不应求。

    到了最忙碌的时候,连楚王殿下都上阵烧火开了。

    刘氏闻讯带人过来帮忙时,愣是没找到他,只能高声喊了句,殿下在吗?

    “我在。”一个面如锅底的大汉,从临时搭的灶台旁抬起头来。

    要不是他那醒目的双开门身材,刘氏怎么也没法将这个满脸黑黑的大汉,跟尊贵的楚王殿下联系起来。

    “哎呀殿下,你怎么在这亲自烧火?”刘氏赶紧让人替下老六,又掏出自己的锦帕,用清水浸湿了请他擦脸。

    “这就本王一个闲人,看着别人都忙活,怪不好意思的。”朱桢接过帕子,站起身来,一边擦脸一边道:“他们每次都这样,一到打仗的时候就恨不得把我关起来,生怕本王有个闪失,他们这仗就白打了。”

    “那是,谁也吃罪不起啊。”刘赎珠深以为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