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古代行医 第118节 (第2/3页)
儿问道。 吴晨微微一笑,道:“这便是我们接下来要筹划的事情了。 请朝中大臣或是有分量之人,担任此次裁判。 要是能够请到圣上作为裁判,那么更是稳了。 可是圣上不会管这些微末小事的。” 徐青衣点头,她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皇帝日理万机,哪里会管这种医道上的争论,两家医馆合并之事。 然而,她也知道,只要你有足够的分量,有足够的影响力,那么就足以引起皇帝的注意。 “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位有足够影响力的大臣来担任这个裁判了,或是皇子了。”白烟道。 吴晨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正是如此。我已经有了一些人选,不过,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游说。此外,我们还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徐青衣、白烟还有吴晨三人再说了一些事情之后,便各自散去了。 ……。 七月去,八月来。 打自从吴晨和徐青衣、白烟两人摊牌,打算让徐青衣继任回春医馆下任馆主之位后,回春医馆这一系列的御医以及宫外的大夫,便议论纷纷了起来。 有人佩服,有人赞同,也有人心高气傲,不服。 但是在吴晨、徐御医、周左院判、张副院使支持,还有吴晨给徐青衣造势之下。 说徐青衣治好了旬王爷的失眠、急躁之症,救治了落水没有气息的孙家小姐、治好了朱祭酒之父的关节红肿之病。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别的大夫无法医治,无法治好,由徐青衣出手治疗,才得以痊愈的。 这些事迹,无疑让徐青衣在御医和大夫们心中的地位直线上升。那些原本心高气傲,对徐青衣接任馆主之位抱有不服的人,也开始在心里默默权衡,重新审视徐青衣的医术和品行。 徐青衣本人对此却显得异常淡然。她深知,医术之路,永无止境。因此,她每日除了随着吴晨处理医馆的事务外,便是埋头苦读医书,或是亲自前往宫中,为皇后娘娘诊治,皇上偶尔也会召见徐青衣看病的。 第二百四十一章 :风头无两 家中的徐青武和白烟两人,通过朱祭酒的引荐之后,也进入国子监读书了。 至于徐家和白家其他人,看中外城一间铺子,徐青衣买了下来之后,便写了几张食补的方子,开始经营起自己的药膳铺。 这药膳铺子有徐青衣和白烟两人的名气加持,也有人想要讨好徐青衣和白烟两人,徐白两家开的药膳铺子生意倒是很不错。 加上徐青衣写下的几张药膳的方子效果很不错,不仅仅有美容养颜药膳,还有补益气血、健脾胃等药膳,价格也是根据药材的珍贵程度来定,有贵有便宜,让百姓们都能接受。 一时之间,这家药膳铺子声名远播,成为了京城中家喻户晓。 然而,徐青衣和白烟深知药膳之道博大精深,所开的药膳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 每隔一段时间,徐青衣也会推出陈新一种药膳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青衣和白烟的名气越来越大,药膳服用下去的效果,比不服用汤药差多少,他们的药膳铺子也越发红火。许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纷纷前来光顾,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 这日,催府之中,妙手医馆这一系列的御医、大夫齐聚催山府中。 此时,他们四人一个个愁眉苦脸,原因无他。 回春医馆崛起了徐青衣和白烟两个年轻一辈的医者,她们二人的医术高超,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催山府中的老一辈医者。 连皇后娘娘每日诊脉,也都是宣召她们两人,对她们两人医术也赞不绝口了。 她们两人已经为回春医馆挑起了大旗了,而他们妙手医馆,年轻一辈当中,还没有谁能够比的了徐青衣和白烟两人,这让催山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催山四人相视一眼,眼中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